AMD周一下午宣布,該公司總裁兼CEO梅德克(Dirk Meyer)已經辭職,并退出董事會。AMD表示,該公司首席財務官托馬斯·塞菲特(Thomas Seifert)將擔任臨時CEO。該公司將成立一個委員會,尋找新的CEO人選。 梅德克現年49歲,在AMD任職超過10年。1996年,他被任命為AMD Athlon處理器開發項目技術總監,三年后被提升為計算產品部門(CPG)工程副總裁,隨后于2001年被任命為CPG部門副總裁;2002年被提升為 CPG高級副總裁兼AMD執行官員之一。2004年,梅德克被提升為CPG執行副總裁,2005年又被任命為AMD微處理器解決方案部門總裁兼首席運營官。2006年,梅德克被提升為AMD總裁兼首席運營官。2008年7月梅德克接替魯毅智成為AMD公司CEO。 消息稱AMD董事會與CEO積怨已久 知情人士透露,AMD董事會最近一年來一直都對梅德克(Dirk Meyer)未能充分進軍新興移動設備領域頗感擔憂。去年11月,當董事會與梅德克就AMD的發展戰略進行會面后,他們的擔憂進一步升級。最近,AMD董事聯手彈劾梅德克,迫使其于周一閃電離職。此舉令投資者頗感意外,并導致該公司股價次日大幅下跌9%。 知情人士稱,梅德克在削減成本方面表現很好,而且開發了一系列產品,與老對手英特爾在PC處理器市場展開了持續的競爭。但是董事會卻并不認可他的戰略,認為他未能成功拓展平板電腦處理器等新興半導體市場。現年49歲的梅德克被同行廣泛視為半導體行業最具技術優勢的領導者之一。 梅德克上周剛剛主持了AMD在國際消費電子展(CES)上的產品發布會,但知情人士透露,他上周末已經獲知董事會一致同意尋找一名新CEO的消息。這一消息的披露時間恰到好處,使得AMD董事長柯福林(Bruce Claflin)能夠在本周一的例會上回答管理層變動的相關問題。他曾經對部分華爾街分析師表示,AMD正在尋找一名與梅德克具備不同風格和技能的領導者。 這一變動正值PC市場增長放緩的擔憂驟起之際。這一擔憂也打壓了AMD、英特爾和其他相關企業的股價。與此同時,Broadcom和SanDisk等與移動設備聯系更為緊密半導體公司股價則大幅上漲。 AMD上周在CES上展示了一系列全新的芯片,希望提升其在低價筆記本市場的地位,該市場目前由英特爾主導。但是與英特爾不同,AMD并未發布針對平板電腦和智能手機設計的芯片。一名業內高管表示,由于梅德克未能關注這類產品,他最近曾經向其提出過警告。然而在CES上,梅德克卻表示,移動設備市場雖然很大,盈利前景卻不夠好。“盡管有銷量,但收入卻較低。”他說。 盡管柯福林負責新CEO的物色工作,并且承擔解釋董事會決策的任務,但是一名知情人士表示,這些決策都是董事會集體的意見。AMD董事會由多名科技界元老組成,例如,柯福林曾經擔任過美國網絡設備制造商3Com CEO,羅伯特·帕爾默(Robert Palmer)也曾經領導過美國電腦制造商Digital Equipment Corp,克雷格·康韋(Craig Conway)則是美國商業軟件開發商仁科(PeopleSoft)前CEO。 柯福林對管理層表示,董事會不準備出售公司。知情人士稱,由于董事會相信臨時CEO托馬斯·塞弗特(Thomas Seifert)的管理能力,因此梅德克將會立刻離職,而不會留下來協助過渡工作。塞弗特目前還擔任AMD CFO。 根據美國咨詢公司Veritas Executive Compensation Consultants的分析,按照AMD股票周二8.36美元的收盤價計算,梅德克離開AMD所獲的遣散費總額至少為2380萬美元。該分析稱,梅德克的遣散費中包含855萬美元的現金,相當于他95萬美元年薪和190萬美元績效獎金總額的3倍。AMD發言人德魯·普萊利(Drew Prairie)表示,該公司對遣散費的價值評估為1800萬美元。他還表示,AMD相信這筆費用符合行業標準。 一家高科技行業獵頭公司指出了多名有望擔任AMD CEO的候選人。其中一名是戴爾移動業務負責人羅恩·加里奎斯(Ron Garriques)。他在去年11月的監管文件中表示,將于今年1月底從戴爾離職,但是仍將以顧問身份為戴爾服務到2011年底。戴爾發言人稱,無法聯系到加里奎斯。另外一名則是蘋果COO蒂姆·庫克(Tim Cook)。在蘋果CEO史蒂夫·喬布斯(Steve Jobs)2009年初因肝移植手術病休的半年間,他負責蘋果日常業務運營。蘋果發言人拒絕對此置評。 業績增速不理想 梅德克閃電“被辭職” 梅德克的辭職,讓市場感到十分意外。但從AMD的官方聲明來看,梅德克顯然是“被辭職”。AMD希望通過“更換領導層將加速公司實現目標”。 梅德克的辭職,事先沒有半點征兆。消息是AMD在當地時間周一突然宣布的,且指出辭職決定即時生效。 對于梅德克任職期間的表現,AMD董事長柯福林評價指出:“梅德克在AMD處于困境之中擔任CEO。他成功地穩住AMD,同時做出了幾個戰略決策,成功與英特爾達成和解協議,以及將Fusion APU推向市場。”不過,AMD董事會顯然對梅德克的表現并不滿意。在聲明中AMD指出:“董事會相信我們擁有創造更高股東價值的機會。這需要公司實現大幅增長,建立市場領先地位并產生更高財務回報。我們相信領導層的變動將加速公司實現這些目標的步伐。” 對于梅德克的辭職,業界的一致反應是“感到意外”。長期與AMD合作的微軟官員Rahul Sood稱,梅德克辭職完全是一個出人意料的消息;美國投行Wedbush分析師帕特里克·王表示,“現在AMD所有產品都按正確的方向發展,梅耶爾在這時候選擇離職非常讓人意外”;AMD前任董事長魯茲本也表示,“我不清楚梅耶爾因何原因離職。是我將他選為接班人的,他的離職讓我感到非常意外。” 從AMD發布的聲明可以看出,促使梅德克“被辭職”的主要原因,還是業績增速達不到董事會的預期。分析機構普遍認為,AMD董事會對公司在移動設備市場的緩慢發展速度和梅德克的目標不滿。 梅德克上星期在拉斯維加斯舉行的CES展中表示,公司對于平板電腦以及智能手機市場并不特別感興趣,因為這一市場利潤較低。而就是在這個市場上,其競爭對手英特爾正在甩開膀子大干(英特爾近期開始進軍平板電腦芯片市場),而蘋果更是在該領域成就了霸業。 盡管AMD公布的第四財季的初步財報顯示,AMD第四財季營收環比增長約2%,至16.5億美元,略超市場預期。但持續的虧損已經讓AMD在競爭中處于十分被動的地位。去年第二財季,AMD凈虧4300萬美元;第三季度虧損1.18億美元。 AMD后續發展惹質疑 梅耶爾的離職在業界引起震動,其離職原因也引來諸多猜測。關于梅耶爾的離職原因,美國商業周刊分析稱,AMD過去四年中連續三年銷量出現下滑,董事會希望能通過這次換人來實現公司盈利和股價的增長。但有分析人士表示,這種換人會造成AMD商業策略連續性的缺失,也會給公司后續的發展帶來更多的疑問,而不是答案。 梅耶爾現年49歲,曾是AMD的工程師和芯片設計師,并參與設計了AMD的皓龍服務器處理器,標志著AMD于2003年正式進入由英特爾掌控的利潤豐厚的服務器芯片市場。此舉使得AMD贏得了許多新客戶,也令AMD由一個無足輕重的競爭者變成了讓英特爾認真對待的一線競爭者。2008年,梅德克接替魯毅智(Hector Ruiz)出任首席執行官一職。梅耶爾在AMD任職超過10年,屬元老級員工。 此前,受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這家位于加利福尼亞的芯片制造商實施了減薪措施,梅耶爾2009年的薪酬下降了14%,基本工資降至79.3萬美元。 美國投資公司Raymond James今天下調了AMD的股票評級,但也有一些分析師仍舊看好AMD股票。 Raymond James分析師漢斯·莫斯曼恩(Hans Mosesmann)下調AMD股票評級至“賣出”,稱AMD正處于“戰略僵局”中。莫斯曼恩稱,投資者“最近以來對AMD股票的熱情令人感到相當困惑,原因是Llano處理器的出貨時間已被推遲;與AMD現有的主流CPU產品組合相比,英特爾Sandy Bridg的表現更加優越;AMD幾乎不具備有凝聚力的移動戰略;微軟宣布下一代Windows支持ARM處理器;以及筆記本產品將轉向使用英偉達的GPU(圖形處理器)。”簡而言之,莫斯曼恩認為微處理器領域的“戰略性戰役”已從英特爾對陣AMD變為英特爾對陣英偉達。他認為,唯一能拯救AMD的方式是讓該公司聯合創始人創始人杰里·桑德斯(Jerry Sanders III)重掌大權,但這將是一劑難以下咽的苦藥。 野村證券分析師Romit Shah在AMD宣布梅德克辭職前幾小時剛剛將其股票評級初次評定為“買入”,目標價定為12美元。Shah重申了看好AMD股票的立場。他表示:“雖然這一消息在AMD公布新任CEO人選以前很可能都將是一種負累,但我們仍將逢低買入這只股票。”Shah指出,一些有利因素將對AMD業績形成支撐,如:Ontario和Zacate等產品正處于良好的產品周期中,將可攫取一部分市場份額;AMD與蘋果之間的關系正在改善;AMD在計算機圖形學領域處于領導位置等。 Wedbush Securities分析師帕特里克·王(Patrick Wang)稱梅德克離職令人感到震驚,但帕特里克·王仍將其目標價從7美元上調至8美元,并重申了對AMD股票的“中性”(Neutral)評級,原因是他認為AMD的“近期發展趨勢表現強勁”。他說,梅德克的離職肯定會“限制AMD的上行動量”,但好于預期的第四季度初步財報令人感到振奮。 Auriga分析師丹尼爾·貝倫鮑爾(Daniel Berenbaum)重申對AMD股票的“賣出”評級和5美元的目標價,原因是他認為梅德克的離職表明AMD正面臨很多麻煩。他指出:“市場明顯不看好AMD的執行能力,但我們的研究(以及梅德克的離職)表明,這一令人擔心的事情甚至比許多人預期的更加嚴重。”貝倫鮑爾還指出,過渡CEO塞弗特曾擔任內存芯片廠商奇夢達(Quimonda)CFO,不久后該公司就宣告破產。 FBR Capital Markets分析師克萊格·伯格(Craig Berger)重申對AMD股票的“與大盤持平”(Market Perform)評級。他猜測,梅德克離職的原因可能有如下幾個:缺少用于平板電腦的芯片產品、在服務器市場上的份額被英特爾攫取、Fusion微處理器產品系列的出貨時間推遲。他指出,AMD董事會可能認為該公司已在移動計算芯片領域的競爭中處于落后地位。 AMD:千年老二求翻身 本周CES上,AMD發布革命性的融合了CPU(中央處理器)和GPU(圖形處理器)的APU(加速處理器,但AMD公司總裁兼CEO梅德克卻閃電辭職了。而在去年年底,AMD最大的單一市場中國的大中華區總裁郭可尊也離開了AMD。 AMD其實是一家非常值得尊敬的公司,它成立于1969年,僅僅比英特爾晚一年,但是卻有些生不逢時,在過去這么多年一直遭到英特爾的打壓。在CPU領域,同時代的競爭對手如IBM、摩托羅拉、Cyrix、威盛等一個個被英特爾打翻在地,而AMD卻一直不肯屈服,與英特爾一直纏斗至今。當然,由于美國的《反壟斷法》,英特爾并不敢將AMD趕盡殺絕,但是如果AMD自己不努力,它也不會有今天的地位。 憑借著領先的技術架構和制程工藝,英特爾一直牢牢地把握著CPU行業的主導權,過去AMD一直都是疲于應付。另一方面,擁有雄厚財力的英特爾通過與消費者直接接觸的“intel inside”計劃,在用戶中建立起了強大的品牌和知名度,這也反過來“強迫”PC廠商不得不采用英特爾的處理器。由此也就形成了“馬太效應”,AMD越是弱勢,也就越難翻身。 2005、2006年間,AMD也打過一個漂亮的翻身仗,有兩個關鍵詞分別是“雙核”和“中國”。在英特爾依然希望延續單核處理器以賺取更多利益的時候,AMD率先推出了雙核處理器,并一舉打破了英特爾對技術路線的壟斷,從而贏得了客戶的好評。另一方面,深刻了解中國本土需求的郭可尊團隊積極拓展PC 廠商,而當時的英特爾有點過于托大,派了兩位非本土高管擔任中國區負責人,他們采取的策略引起了部分國內PC廠商的不滿,由此有了聯想、方正、曙光等本土廠商與AMD的全面合作,從而一舉打開了中國市場。 但是,英特爾的糾錯能力確實很強,不僅率先推出了四核處理器,而且依靠遠比AMD先進的制程技術拖垮了AMD。在中國,本土高管楊旭的回爐很快又把市場主導權搶了回去。因此,兩年之間,AMD又走了下風,市場份額又退回到10%多一點,經營業績也出現了連年虧損。 萬般無奈的AMD只得分拆芯片制造業務以擺脫財務上的困境,重新回歸守勢。但是,AMD仍然咬著牙做了一個非常困難但是卻非常有遠見的決定,收購GPU廠商ATI。當時GPU市場已經形成了Nvidia和ATI雙雄爭霸的局面,AMD的這次收購一下子就打破了平衡,同時還獲得了GPU的技術。這幾年來AMD一直潛心研究將CPU和GPU融合在一起的Fusion項目,這其實也是APU的前身。 AMD認為,隨著大量富媒體內容的出現,人們對顯示技術的需求越來越高,而由于技術架構的不同,CPU廠商在顯示技術上并不占優勢——無論是英特爾還是AMD推出的集成顯卡,在性能上均無法與GPU廠商的獨立顯卡相抗衡。通過收購ATI,擁有了顯示技術的AMD就能夠攻擊到英特爾的軟肋。 但是,這并不意味著AMD就一定能夠迎來好日子。在今年的CES上,英特爾同樣推出了同時封裝了CPU和GPU的Sandy Bridge,并且采用了最先進的32納米制程工藝,仍然希望通過制造上巨大的成本優勢一舉拖垮AMD。 因此,梅德克在這個時候選擇離開,更多的還是無奈之舉,也許他已經意識到,即使推出了APU,仍然無法推翻壓在自己身上的那座大山。而從更長遠的角度來看,擺在AMD和英特爾面前的共同問題,就是如何在平板電腦等移動設備上遏制住ARM勢力的侵襲。這個問題如果不能夠盡快解決,AMD也許連保住千年老二的地位都會成問題。如今,AMD已經挖來了前諾基亞高管鄧元鋆擔任中國區負責人,它在選擇全球CEO的時候會不會如法炮制,以幫助AMD盡快完成在移動設備上的布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