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中國區總裁楊敘近日發布博客表示,平板電腦、智能手機等新的計算終端雖然日益風靡,但PC仍然是處理信息、生成內容必不可少的工具,PC無法被取代。當然,PC的概念也在擴展,不只停留在個人電腦,而應放大到個性化計算領域。 楊敘在博客中表示,“我們正在進入個性化互聯網的新時代。從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智能電視,到車載信息系統、數字標牌以及家用能源信息管理等其他未來終端,個性化計算催生多樣的個性化設備。” 智能手機以及以蘋果iPad為代表的平板電腦的風靡,已越來越強烈地讓英特爾感覺到威脅:自己對PC產業的操控力正在下降。業內也有不少分析認為,未來在云計算的時代,輕便的智能終端記憶足夠,PC將被取代,或者至少將改變目前的形態。 對此,楊敘認為,以iPad為代表的平板電腦能風靡起來,本質上是因為它們在讓用戶隨時隨地 “享用內容”(content consumption)方面創造了全新的模式和體驗。但同時,個性化體驗的基礎應該是,能夠為用戶創建形式各異、不同用途、豐富而高質量的內容。而PC 仍然是處理信息、生成內容必不可少的工具。比如,高效地創建一個高清視頻,就非用高性能的PC不可。 “新一代個性化互聯終端的發展,將對PC的應用提出更多、更廣的需求,同時也成為PC的延伸和補充。從這個意義上講,PC不會被取代,也無法被取代。”楊敘表示,相信在可以預見的未來,PC仍會繼續在商業及個人生活中發揮重要作用,而且其角色將由“唯一的計算設備”轉型為“基礎的計算設備”,為用戶“創建內容”提供基礎支持。 英特爾方面認為,當前的PC產業增長平穩,應該說走向了日趨成熟的穩定發展階段。統計數據顯示,2010年是PC行業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全球每天售出的PC已達100萬臺。目前,全球PC保有量14億臺,而PC市場的年出貨量仍保持著兩位數的增長速度。全球PC保有量突破10億臺用了26年 (1981年~2007年),而突破20億臺只需再用7年(2007年~2014年)。 楊敘也坦承,整個計算產業正在發生巨變——計算不再局限于PC,而將無所不在;PC的概念也在擴展,不只停留在個人電腦(Personal Computer),PC產業的視野正放大到個性化計算(Personal Computing)領域。“個性化計算時代的到來,為產業創造了新的發展空間,PC產業是個性化計算的重要支撐,不會游離在機遇之外,但也必須共同去應對挑戰。” 來源:新浪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