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曄卿 毛主席說:什么是機會主義呢,機會主義就是這里有利就到這里去,那里有利就到那里去,無一定原則,無一定方向。毛主席批評的是當時一種缺乏遠見的軍事政治傾向,其實對一個人的為人處事來說,也一樣適用。今天這件東西吸引你你就投向這個,明天那件東西吸引你你馬上就能毫不在意地拋棄原來的追求,轉過去投向那個,其實很多聰明的人,最終卻沒有作出比較大的成就,和思維中的機會主義很有關系。 職業生涯中,一個人發展的是否好取決于三個方面的內容:正確的見解、資深的背景、扎實的專業基本功。尤其是在資深的背景一項上,經常有很多的聰明人犯下這個錯誤,集中表現是換行業、換崗位、換單位,尤其是21世紀初期,網絡熱的時候,滿大街都是創業的公司和跳槽的人,昨天的應屆畢業生,今天就是百萬期權的CEO,管它什么盈利模式,管它能為客戶創造什么價值,納斯達克上能露面就行;手機行業的基本薪酬高就去手機行業,過幾天發現手機行業的技術開發都是些簡單的改型設計,不足以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就又跳到民營企業,又幾天看同學移民加拿大了或在外企升職加薪了,又開始補外語去了。(作者本人在97年到現在的一浪高過一浪的熱潮中,始終堅持著創造價值帶來收益的準則,所以始終沒有暴富,所以沒有那么多求之而不得的傷感)。 對于職業發展,對于創業,機會主義都是不可取的,我們要善于發現和利用機會,但不要發展到機會主義的程度。機會主義是機會的較高級階段,可惜這個高級帶來的是負面的東西,是危害。 現在的中國,有太多的人、太多的企業在大搞機會主義,他們用來應對外界批評的一句話就是“我干成了,你也干成一個給我看看”,達到機會主義層面的人,如果是你的老板,奉勸一句,盡快離開他另擇明主。相信一個基本的道理,做生意,總要是你給用戶創造了使用價值或能給他帶來經濟價值,你才可能從他收獲的價值中得到一部分分成。 看完上面的話,可能幾乎沒有人反對這個提法。但世紀的生活中,大家卻有很多的現實表現。試舉幾例: “我有個朋友,在某酒店管采購,咱們弄個酒店用品公司吧,肯定能每年弄它個幾十萬的純利”; “我在公司管銷售,產品很暢銷,你弄個公司,再有客戶買貨,我把貨發給你,你倒手掙點”; “我考察了,這一段沒有復印社,又守著一片辦公樓,弄一個復印社,絕對能掙錢”; “我在公司搞技術,我們一起弄個公司,我的這點技術圖紙肯定能撐起一個公司的,剛開始別用太大,有個與原單位保密違約的問題,一年后保密期一過,就大干一場”; 。。。 。。。 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機會我們一定要去抓住,但不要讓機會成為你的護身符,別因為你的親朋故舊掌握著某個權力就決定自己如何如何,這有幾個問題,一是如果你的核心競爭力沒有的話,即使你的親戚是采購總監,他敢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明顯犯規?第二你是二道販子,你為客戶創造的核心價值是什么?第三你的親戚能在位到何時? 考察過多少個企業,能活過3年以上的企業,還沒有這種靠一個關系、靠偷出來的一套圖紙、靠比別人早一步來維持自己的競爭力的。個別的可能在初期會投下機,但一旦走出第一步,一定會放棄了機會主義。機會主義者永遠生活在崩潰的邊緣,他的每一天都不是對未來的積累、機會主義者是浮躁的,他難以踏實下來扎扎實實的去做,在機會主義者的眼里,機會是永恒的,機會主義者是不懂得舍棄的人,都想抓住卻都抓不住。 孫武是一個機會主義者。他有那么一點點機會主義,他注重機會,但高明的是他又不全依賴于機會,在其經典著作《孫子兵法》中,幾個思想充分表露了這一點, “以正合,以奇勝”,“不可勝在己,可勝在敵”,這兩句話講,用正面常規的戰術方法可以保證戰略相持的局面,用創新的方法抓住特別的機會才能戰勝對手,敵我雙方都以此為出發點在設計自己的戰略戰術,不被敵人戰勝須保證自己沒有明顯漏洞過失,戰勝對手要靠自己對機會和創新方法的把握,對對手的失誤的捕捉和利用。 現在流行一個新詞“藍海”,有人說藍海不就是發掘對手未發現的新增長點嗎?說出這話的人是一個潛在的機會主義者,為什么?做生意我們研究的主要是客戶,藍海是發現客戶尚沒有被滿足的需求,不是找對手是否發現了什么,就像短跑達標的考試,你的目標是必須在12秒內跑完100米,至于你是第幾名跑到終點的不是被關注的。 總結到一點:做人做事需要有自己的準則,只要有了內心的準則,世間的微小波動都將難以動搖你的靈魂和方向,這樣你的成就的可能性會大得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