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imedia集成電路是Philips公司新近推出的針對多媒體應用的一種高性能DSP。它能夠進行高質量的視頻和音頻處理,可以通過在線調試工具——JTAG來開發Trimedia DSP的各種資源和調試各種應用程序。為了能夠滿足研發、生產上對系統編程及工程上對現場調試的需要,開發了使用方便、成本低的仿真器。 1 仿真器硬件電路組成 圖1為系統的組成框圖。整個仿真器的功能可以由1片可編程邏輯器件來完成。圖1中有兩個接口:一個與Trimedia DSP的JTAG接口相連,另一個連接到計算機的并行接口。 之所以采用計算機的增強型并行接口,是因為現在一般的計算機都有如下幾種端口:串行接口、并行接口、USB接口。串行接口速度不高,無法滿足JTAG仿真器快速下載的要求;普通的并行接口,數據傳輸速率限制在50~150kbps,也無法滿足JTAG仿真器快速下載的要求;USB接口是種快速的計算機接口,最高速率可以達到12Mbps,但由于該接口速度是在數據以塊方式傳輸時實現的,無法滿足快速讀寫轉換的要求,所以,也無法達到我們要求的數據傳輸速率。而且一般的PC上都安裝了具有EPP和ECP功能的I/O控制器,在EPP模式下,可以只用1個IN或OUT指令來向I/O控制器傳輸1個字節的數據,然后I/O控制器將會處理握手信號并產生選通信號。顯然,在這種機器上的數據傳輸速度受到指令執行速率的限制。通常在同時代的機器上很容易獲得1~1.75Mbps的數據傳輸速率。可見,增強型并行接口能夠滿足我們的需求,而且用EPP模式的并行接口進行開發的難度較小。 圖1 系統的組成框圖 圖2為仿真器硬件線路圖。 TCK:測試時鐘,為TAP的控制器和寄存器提供測試參考時鐘,在TCK的同步作用下通過TDI和TDO引腳串行移入或同數據及指令。 TMS:模式輸入信號,在TCK的上升沿時刻TMS的狀態決定了TAP控制器即將進入的工作狀態。 TDI:指令和數據寄存器的串行輸入端,TAP的控制器的當前狀態以及保存在指令寄存器的具體指令,決定了對于一個特定的操作由TDI裝入哪個寄存器。在TCK的上升沿時刻,TDI引腳的數據被采樣,結果送到JTAG寄存器中。 TDO:和TDI具有相同操作模式,只是在TCK的下降沿處改變狀態。 TAP:測試訪問端口。 從圖2中知道,仿真器的設計主要是可編程邏輯器件CPLD的設計,它將8位并行數據和串行數據進行相互轉換。也就是說,在JTAG端CPLD將產生TDI和TDO串行發送和接收時序,實現仿真器和Trimedia DSP芯片JTAG控制器的相互通信。在編程中可設置發送(TDI)和接收(TDO)的8位數據寄存器,接收TMS的8位數據寄存器,4位(十六進制)計數器。發送和接收數據都以字節方式進行,不足8位數據的用0補齊。 data_reg和addr_reg分別表示發送的8位數據和指令寄存器,data_flag表示數據是否發送或接收完畢,data_tms_counter為串行發送數據時的計數器,oscnm為外接的TCK時鐘。NDatastb、nWrite、nAddrstb、nReset為EPP模式的并行接口控制信號,data為并行口的D0~D7數據總線,tmsjtag、tdijtag為連接到TAP控制器的TMS、TDI引腳線。 下面為數據和指令寫入相應的寄存器的VHDL例程: data_instruction_write:process(nDatastb,nWrite) Begin if(nDatastb"event and nDatastb="1")then if(nWrite="1")then data_reg<=data; else data_reg<=data_reg; end if; end if; End process; tms_write:process(nAddrstb,nWrite) Begin if(nAddrstb"event and nAddrstb="1")then if(nWrite="1")then addr_reg<=data; else addr_reg<=addr_reg; end if; end if; End process; 下面為發送數據的VHDL例程:(由于接收例程類似發送例程,故省略。) tms_tdi_write:process(data_flag,oscnm_true) Begin if(oscnm_true"event and oscnm_true="1")then if(nreset="1")then tmsjtag<="; end if; if(data_flag="1")then if(data_tms_counter="0001")then tmsjtag<=addr_reg(0); tdij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