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maomaobear 3月13日晚,英特爾和以色列科技公司Mobileye今日聯合宣布,雙方已達成最終的收購協議。 根據協議,英特爾的一個子公司將以每股63.54美元的現金收購Mobileye全部已發行流通股。基于該交易,Mobileye的股本價值為153億美元,企業價值為147億美元。 交易完成后,Mobileye將與英特爾的自動駕駛事業部(ADG)合并,形成新的自動駕駛部門。該部門總部將位于以色列,由Mobileye聯合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技術官阿姆儂·沙書亞(Amnon Shashua)領導。 153億美元是一筆大錢,英特爾2016年一年才掙了103億美元,拿出一年半的收入買一家公司,可謂是豪賭。 英特爾歷史上收購很多,有成功的,也有77億美元買31億美元賣的不成功經歷。 這次投資Mobileye,英特爾是想做什么呢? 一、無人駕駛的兩條路線 無人駕駛不能算新生事物了,蘋果、谷歌、百度這些巨頭級別的公司都花了大量時間金錢去研究。奔馳、寶馬、奧迪、沃爾沃等汽車公司也早在幾十年前就開始了研究。 對于無人駕駛的概念,各方沒有什么分歧。但是技術路線卻是完全不同的 無人駕駛的過程是感知、決策、控制。其實控制部分現在已經不是問題了。汽車電傳系統已經很成熟,油門拉線的時代早已經過去。任何一輛車,無論是電動車還是燃油車,電子信號控制都不是什么問題了。 但是感覺和決策就沒有那么簡單了,而核心分歧是在感知上面。 百度、谷歌這類互聯網廠商通過實踐,認為多線激光雷達是無人駕駛的必備條件,只有多線激光雷達的探測距離和精度,才能匹配無人駕駛的需求。 而對于傳統汽車廠商來說,激光雷達太貴了。已經超過了汽車所能承受的成本,所以至今沒有一家傳統汽車廠商用激光雷達做量產車。賈總投資的法拉第未來也只是展示了一下樣品車。 現在無人駕駛測試用的一個64線高精度激光雷達的價格是11萬美元,一輛頂級轎車在美國也不過這個價。 雷達比車貴,再加決策部分的芯片和軟件等成本,無人駕駛即使技術成熟了。普及也遙遙無期。 而傳統汽車廠商更傾向于用廉價的攝像頭、毫米波雷達。超聲波探測器來解決問題。這些東西達到完全無人駕駛很困難,但是功能縮水一下還是能辦到的。更主要是這套系統便宜,有可能用到量產車上。 Mobileye就是提供攝像頭方案的廠商,特斯拉的無人駕駛(嚴格來說算有人干預的無人駕駛)用的就是Mobileye的技術。 二、英特爾的意圖 英特爾是PC時代的王者,但是在移動時代,英特爾陰差陽錯,錯過了車,后期補貼追趕太累,最終放棄了。 而在下一個人工智能時代,英特爾要提前布局。無人車就是突破口之一。 其實,在正式收購Mobileye之前,英特爾已經在技術大采購了。 2016年4月,英特爾收購了意大利半導體制造商Yogitech,這家公司專注為機器人和無人駕駛汽車開發芯片。 2016年5月,英特爾收購了俄羅斯公司Itseez,這家公司駕駛輔助系統使用的軟件和服務。 2016年8月,英特爾宣布收購深度學習初創公司 Nervana Systems,這家公司由原高通神經網絡研發負責人于 2014 年創建,擁有目前最快的深度學習框架,并且預計于2017年推出深度學習專用芯片,號稱速度比 GPU 快10倍。 2016年9月,英特爾收購Movidius。Movidius致力于高性能處理器體系機構及計算機視覺芯片研發,據稱其視覺中心的芯片比市場上其他芯片的功耗都要低。 收購Mobileye只是英特爾大計劃中的一步棋。英特爾是一家很喜歡全面布局的公司。通過一系列的收購,英特爾從感知、到決策、到控制,到通信,有了無人駕駛的全套軟硬件解決方案。 如果英特爾能夠整合完成,那么以后汽車企業就可以直接找英特爾買無人駕駛套裝了。英特爾給你一套軟硬件,你的車就能支持無人駕駛,而且英特爾的這套軟硬件成本可以接受。 英特爾還能把汽車內部的數據接入到云計算中心,而云計算中心也用英特爾的處理器作為解決方案。 在人工智能時代崛起,重現PC時代的輝煌,這是英特爾的野心。 三、前景光明、道路曲折 從布局看,英特爾似乎好的不得了。相比之下,谷歌、百度走激光路線不說,它們都是有軟件無硬件,類似于PC時代的微軟,還需要別人來整合。 蘋果應該是提供全套方案,但是蘋果汽車正在開發中,而且前景不明,能不能當汽車業界的iPhone很難說。 而英特爾目前的布局,是準備當無人駕駛時代的安卓+ARM,軟硬件平臺全部提供,而且和汽車企業合作,誰都可以用,這個前景是很美好的。 但是,從移動時代的情況看,英特爾的執行力有很大問題。 本來移動時代,英特爾布局收購英飛凌也是極好的一步棋。如果整合迅速,很早就推出SOC。那么高通和MTK都會讓出很大一塊市場,海思能不能起來都難說。 但是,英特爾的整合步伐緩慢,等到英特爾整合完成,移動市場的蛋糕已經分完了。 所以,這次英特爾能不能實現預想的野心也要觀察一下。 此外,目前各方都在努力做激光雷達的降成本,一旦技術突破,多線激光雷達成本真的降低到幾千美元、幾百美元,那么總的技術路線會變,英特爾的投資也會浪費,這是一個可能的黑天鵝事件,英特爾也不可不防,需要另外押一點寶。 豪賭153億,看似是一個勝率很大的賭局,但是結果如何還要看英特爾賭完之后怎么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