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片機技術是現代電子工程領域一門迅速發展的技術,應用于各種嵌入式系統中。單片機技術的發展和推廣極大地推動了電子工業的發展,其在教學和產業界的技術推廣仍然是當今業界的一個熱點。單片機技術是現代電子工業中不可缺少的一項技術,掌握單片機技術是電子信息類專業學生就業的一個基本條件。 目前各個高校都建立了單片機實驗室,并且基本都是采用相應的硬件仿真設備;但是由于單片機的種類繁多,再加上資金的限制,不可能在一個實驗室包括所有種類的單片機仿真設備。下面結合我校的單片機實驗室建設淺談一下我們的作法。 1 引入單片機軟件仿真系統 伴隨著計算機軟件和硬件技術的飛速發展,在各個領域都出現了各種仿真系統,為各種實際系統的開發提供了準確可靠的保證,同時節約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電子信息技術領域也不例外,出現了大量的仿真工具,如各種EDA工具:模數混合仿真的Multisim、OrCAD、Protel等,數字系統設計仿真的Maxplus II、Fundation、Expert等,系統仿真軟件Systemview等。 目前,在我校已建立了EDA實驗室,配備了Multisim、Protel、Maxplus II(Quatues)、Systemview等軟件和配套硬件;但這些軟硬件對單片機的仿真無能為力,因此仍然需要建立單片機實驗室。過去,在單片機實驗室的建設中基本都是采用硬件仿真系統,所以為了保證實驗的順利開設,同類型的硬件仿真開發系統就需要采購多套設備,這樣硬件的投資成本相對較高。 另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目前單片機的課程除了主要開設8051系列單片機課程之外,還開設AVR系列、PIC等系列的選修課。為了保證相應實驗的開設,必須要有配套的實驗系統。如果要保證一定的實驗硬件設備套數,將是一筆更大的開支。所以在目前經費非常緊張的情況下,根據經驗,引入單片機軟件仿真系統,就可以大大減少硬件設備的采購,同時降低對硬件設備進行維護的工作量。 2 選擇單片機軟件仿真系統的標準 目前,具有單片機仿真功能的軟件比較多,如何選擇軟件,必須要有一個標準,以下是我們在建設實驗室時遵循的標準。 (1) 單片機仿真和SPICE電路仿真相結合 在仿真單片機系統時,不僅需要知道單片機內部各種寄存器、數據存儲器以及各個端口當前的狀態,更重要的是要完成人機通道、前向通道、后向通道、相互通道的配置與接口。在這些接口電路中,有許多是模擬電路,而模擬電路的仿真就需要SPICE模型,因此必須要求該系統具有SPICE電路仿真功能。 (2) 支持主流單片機系統的仿真 目前廣泛采用的單片機系統有68000系列、8051系列、AVR系列、PIC12系列、PIC16系列、PIC18系列、Z80系列、HC11系列等。很顯然,如果該軟件支持的單片機系統的系列很少,那就沒有任何優勢可言。因為不可能為每一個系列的單片機配備一套軟件,所以要求該軟件盡可能將多個系列的單片機集成在一起。 (3) 提供軟件調試功能 在硬件仿真系統中具有全速、單步、設置斷點等調試功能,同時可以觀察各個變量、寄存器等的當前狀態,因此在該軟件仿真系統中,也必須具有這些功能,同時要支持第三方的軟件編譯和調試環境。只有這樣,經過該單片機軟件仿真系統訓練的學生,才能夠較快地熟悉和使用真正的硬件仿真系統。 (4) 提供豐富的外圍接口器件 外圍接口不僅僅限于僅有的幾個器件,這樣更接近實際。在訓練學生時,可以選擇不同的方案,這樣更利于培養學生。 (5) 提供豐富的虛擬儀器 利用虛擬儀器在仿真過程中可以測量外圍電路的特性,培養學生實際硬件的調試能力。 (6) 具有強大的原理圖繪制功能 目前絕大多數軟件都能滿足這個要求。 3 單片機實驗室建設的配置方案 (1) 軟件仿真系統選用Proteus(海神)的ISIS 該軟件的特點:① 全部滿足我們提出的單片機軟件仿真系統的標準,并在同類產品中具有明顯的優勢。② 具有模擬電路仿真、數字電路仿真、單片機及其外圍電路組成的系統的仿真、RS232動態仿真、I2C調試器、SPI調試器、鍵盤和LCD系統仿真的功能;有各種虛擬儀器,如示波器、邏輯分析儀、信號發生器等。③ 目前支持的單片機類型有:68000系列、8051系列、AVR系列、PIC12系列、PIC16系列、PIC18系列、Z80系列、HC11系列以及各種外圍芯片。④ 支持大量的存儲器和外圍芯片。總之,該軟件是一款集單片機和SPICE分析于一身的仿真軟件,功能極其強大,是其他任何一款軟件不能相比的。 在單片機實驗室為每一臺計算機安裝該軟件。安裝套數的多少根據實驗室的規模確定。 (2) 編譯調試環境選用Keil C51 uVision2軟件 該軟件支持眾多不同公司的MCS51架構的芯片,集編輯、編譯和程序仿真等于一體,同時還支持PLM、匯編和C語言的程序設計。它的界面友好易學,在調試程序、軟件仿真方面有很強大的功能,很多51應用的工程師都在使用該軟件;所以使用該軟件將使學生獲得很多實際工作經驗,并且通過設置可與ISIS聯機調試單片機系統。 (3) 配置計算機平臺 上面介紹的這兩款軟件,對機器的配置要求都不高,主流的計算機都能滿足要求。至于計算機的數量,根據實驗室的規模確定。我們按標準班級的數量配置,基本保證每人一臺。 (4) 配置硬件仿真器、實驗板、編程器和示波器等 我校每門課程基本安排10個左右的實驗。這10個實驗都是比較常規的實驗,不需要特殊的器件,所以每門課的實驗首先都是通過單片機仿真軟件實現的。為了讓學生的訓練不脫離實際,給學生提供硬件仿真和驗證的機會,我們的做法是:學生自己繪制原理圖,自己編制程序,在仿真軟件里首先調試通過,調試通過后,將自己編譯好的程序用編程器去燒錄,然后安裝到目標實驗板去觀察運行結果,如果有問題,再連接硬件仿真器去調試、分析。 基于以上分析,我們在硬件的配置上有:8051系列的仿真器5套、PIC系列的仿真器5套、AVR系列的仿真器5套、編程器2臺,20M通用示波器5臺,配套的目標實驗板8051系列12套、AVR系列12套、PIC系列12套,相關的芯片若干。 配置有限的硬件設備,將節約的資金用于購買仿真軟件(相對來說軟件的價格遠遠低于硬件的價格),這樣我們用有限的資金解決了單片機實驗室的建設問題,對于經費緊張的學校有一定的借鑒價值。 至于在具體實施時會涉及到一些具體的技術問題,在網絡上和軟件的隨機文檔中都有這方面詳細的資料,只要查看一下,基本都能解決。 總之,我們認為采用這樣的方案有以下優勢:有利于促進課程和教學改革,更有利于人才的培養;從經濟性、可移植性、可推廣性角度講,建立這樣的實驗室是非常有意義的;利用仿真系統,可以節約開發時間和開發成本;利用仿真系統,具有很大的靈活性和可擴展性;也是高校提升實驗室建設水平有益的嘗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