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調研公司iSuppli透露,中國第一季度半導體廠房的利用率已降至43%新低。中國是曾是全球增長最快的芯片制造地區。 利用率的降低源自全球經濟下滑造成的需求萎縮。如此低的利用率同時意味著中國旨在打造具有活力的自主半導體產業的計劃岌岌可危,iSuppli說。 在過去的一年中,中國的IC公司一直經營不善。曾有分析家公開質疑中國欲成為芯片制造強國的決心。去年就有人士指出,中國向半導體和電子產業進軍的步伐已經放緩。 iSuppli的分析師說,中國政府為發展自主產業、減少對外依賴已經做出了十年的努力,更有競爭力的半導體技術就是其中一個重要方面。 不幸的是,由于一方面全球銷量的銳減,另一方面中國的內需沒有能夠及時跟上,該計劃已經破滅。半導體產業曾是中國的支柱產業,而現在卻成了經濟負擔。 中國在半導體產能和技術上的投資并沒有像預計的那樣為投資者帶來受益。更糟的是,以前預想的其他地區向成本更低、效率更高的中國半導體制造業轉移的現象并沒有發生。 中國的半導體產能利用率今年將逐漸恢復,但仍將保持很低的水平,09年4季度預計為54%。長期來看,到2012和2013年,產能利用率將反彈至84%和85%。由于重組的原因,那時的中國半導體工業將完全不是現在的樣子。 中國的問題是沒有自己獨特的技術。中國可生產的產品在世界上任何一個地方都可以生產,其競爭難度可想而知,iSuppli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