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創業家》記者 申音 兩個80后年輕人,在深圳華強北 (中國著名的山寨電子產品集散地)幫家里人看柜臺。有一天心血來潮,合計搞一個移動硬盤的自有品牌。不管家里人反對,說做就做了。自己沒工廠,委托代工。渠道是現成的,給足利潤就好。年輕人腦瓜靈,天天在各個IT論壇上發帖子營銷自己的產品。十幾萬的推廣費用,硬是讓他們做出鋪天蓋地的效果。移動硬盤做到國內前三,他們接著又開始做高清播放器。五年時間搞出了一個年營收上億的企業。 一個在美國拿了博士學位的北大高材生,被無錫宜興創業園吸引落戶。他先把自己在硅谷創辦的多媒體圖片搜索和交易軟件公司搬到了中國,又開始做第三代光伏組件和太陽跟蹤系統。當地的兩家國有投資公司共同出資300萬元,創業團隊出資100萬元,地方政府還獎勵給這位70后創始人100萬元。短短三年,這家名為無錫昊陽新能源的公司也拿到了數億的國內外訂單。但我們大多數人還沒有見過它的產品。 如果說前者是“草根”,完全市場驅動,自由生長自我蔓延,有塊土地就能活。那么,后者是“樹苗”,依靠技術創新,要是沒園丁伺弄,不澆水施肥,活不了長不大。 有趣的是,這兩家企業都參加了我們2010年“最具潛力黑馬企業排行榜”(以下簡稱“黑馬榜”)的評選。結果評委們更看好后者,而不是前者。 道理很簡單。中國從來不缺“草根”式的企業,市場大縫隙多,不管環境友不友好,想盡辦法也能拱出來連成片。但中國缺大樹,缺種樹的耐心。草根也長不成大樹,因為它沒有大樹的基因。 在中國,辨析什么樣的企業有大未來,是個高難度的挑戰。這也是“黑馬榜”最想做的事情。 以往習慣于從歷史看未來。中國商業的成功者基本上都從做市場、做制造、做銷售起家的,客戶是現成的,需求是旺盛的,區別只是用什么模式什么手段能夠多快好省地達到商業目的。柳傳志、任正非皆不例外。 但現在,這個社會不缺移動硬盤,不缺游戲網站,不缺保健營養品,不缺教育培訓,不缺運動品牌。基本需求該滿足的我們都滿足了,剩下缺什么? 汽車是四個輪子的馬嗎?不是。飛機,是固定翅膀的鳥嗎?不是。登月是神仙才可能做的事嗎?也不是。 我們要學會站在未來想現在,站在月球看地球。沒有科技變革,就創造不出新的需求。 面向未來的企業才有未來,創新比銷售數字更重要。這正是“黑馬榜”的宗旨。 從這個意義上說,“黑馬榜”不是成功企業的“封神榜”,而是未來企業的“發現榜”。 因此,我們選中的企業更多是為了迎接未來社會的挑戰。比如能源短缺,比如食品污染,比如物聯網,比如基因測序,比如多媒體通信,比如信息泛濫時代的精準營銷等等。 但隨之而來的問題是,未來十年,中國能不能創造一個讓科技創新型企業活下去長得大的環境?只有改變環境,“黑馬”才能出 頭。 改變先從解放“人”開始 中國最聰明的頭腦都禁錮在計劃體制的城堡里。看起來,每年發表了很多論文,申請了很多科研成果。但實際上,“我們創造的價值還不如花的錢多”。一位科學家坦言。 比如中國科學院,國家科學技術方面最高學術機構。中科院光直接控股的企業有500家之多,銷售過億的卻只有42家。其中,聯想當然是老大,而排名次之的地奧集團年營收就不到20億人民幣。 障礙和25年前柳傳志走出計算所時幾乎完全一樣,“第一是機制,第二是觀念,第三是企業管理人才問題。”他無法再忍受這種現 狀。 于是,聯想控股和中科院聯手,共同舉辦“聯想之星”CEO特訓班,要“把科學家變成創業家”。 第一期學員、研究納米印刷技術的博導宋延林就這樣走上了創業之路。他創辦的中科納新成為中科院和北京市重點支持的項目。團隊也第一次拿到了30%以上的股份。可為了把公司真正注冊下來,讓這個股份落實,他足足跑了半年多。 “讓真正想做事的人能夠做事”,這個要求過分嗎? 不差錢的人才敢賭 種草容易栽樹難,沒有大投入就沒有大產出。 “中國雖然是全球第二大風險投資市場,但職業投資人還是小心翼翼,技術創新有風險,從技術到產品,從產品到商品,路程不會短。他們還是喜歡路徑依賴,商業模式創新的好,Pre-Ipo最好,誰不想摘熟果子?”中關村生命科學園的董事長袁曙光稱,生物醫藥企業成長時間慢,國內VC看不懂不敢投。結果園區里的好企業,都被海外公司買走 了。 不差錢的人才敢賭。中國最不差錢的是政府。 無錫市政府的“530”海歸創業計劃,提供從場地、稅收到金融的一系列服務。一共培育了近900家企業,都是早期企業,只有1/3初步實現了產業化。地方政府會算賬:截至目前為“530”海歸創業計劃投入的金額最多9個億,僅僅相當于修一公里地鐵的成本。但一旦企業成長起來,政府獲得的回報就不可估量。以尚德為例,當年政府主導投入了600萬美元,現在尚德每年上繳的利稅就是十幾個 億。 昊陽新能源的創始團隊還跟兩個政府投資公司簽了協議。在下輪公司融資時,有權回購上述兩個投資公司的所有股權。光種樹不摘果,這反映了政府的肚量。 上一代民營企業家也不差錢。制造業沒法做了,還可以做天使。近期,在杭州蕭山,地方政府發動民營企業和150名海歸創業者配對,江浙老板用“招女婿”的方式投創業者。 “黑馬榜”上的企業至少還有一半以上在等待“伯樂”的投資。 大樹的基因 浪淘金的周杰曾經是Google公司早期的成員之一,最高擔任過谷歌大中國區的技術總監。杭州泰格醫藥的葉小平在羅氏制藥擔任過6年高管。益基生物科技的周慧君在兩家硅谷頂尖生物公司工作過。凌空網絡的徐蔚做到過日本企業的董事COO。深圳快播科技的王欣也做過盛大集團的研發總監。蘇州運智互動的朱定莊有著游戲界20年的經驗,先后投創過6家公司(3家在中國,3家在美國),其中3家公司分別被Disney(迪斯尼)、AVID和3COM這些大型的國際公司收購。 事實上,這批上榜的“黑馬”企業創始人并非像孫悟空一樣從石頭中蹦出。在開始現在這個事業之前,他們要么在國際級大公司充分歷練,要么已經是連續創業者。無論是對產業的認識、對創新的理解,還是管理的心得,都已有自己的一套。 相比以前那些草莽出身的創業者,他們有明確的方向和目標,也知道如何使用一切必要的手段。他們知道大樹怎么成長的,也清楚草根的劣勢。韋爾半導體的虞仁榮曾經創辦過一家年銷售收入4億的半導體分銷企業,做新企業,“因為目標明確、定位準確,我們的產品很快就做出來,很快形成銷售,進入一個比較良性的循環。” 想創新先要當“土狼” 創毅視訊的創始人張輝,曾經參與過中星微電子的創辦。這家清一色海歸博士,得到國家鼎力支持的芯片公司,在本土市場上卻屢戰屢敗。張輝獲得的教訓是:要想做全球化獅子,先學會當創新“土狼”。創毅視訊的目標是基于4G標準的TD-LTE芯片,卻先從產業化時機成熟的手機電視芯片做起,迅速建立行業地位。 越是技術創新型企業,越需要團隊分工,不是一個強人就可以打天下。 上海集盛信息科技就有一個強大的創始人團隊。創始人趙華國是技術專家,董事長于新民懂企業管理有社會資源。 創新的關鍵是打破現有的利益鏈。深圳生科源技術公司的創始人之一竇文祥是營銷專家,他和從美國回來的博士吳炳義一道創業。從一開始,創始人竇文祥就強調,要從用戶需求的角度研發產品,準確把握中國國情。 路遙知馬力。《創業家》評選“黑馬榜”,就是要讓全社會都了解“黑馬”企業,共同營造一個創新的生態環境,讓他們盡情奔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