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芯”在中國一直是一個沉重的話題。前有造假的“漢芯”,后有中科院支持艱難前行的“龍芯”,現在又有一家企業試圖從新的角度來探索“中國芯”之路。 怎樣的“中國芯” 9月13日,北京新岸線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新岸線”)推出這款被稱作“全球第一款基于ARM CortEX-A9技術的40納米雙核2.0G計算機系統芯片”,新岸線將其命名為NuSmart 2816。這款名字復雜的芯片背后有兩個重要的看點,一是基于ARM的“中國芯”,二是針對英特爾駐守的電腦市場。基于ARM的通訊“中國芯”不是沒有,但是電腦市場的“中國芯”,確實是第一個。 對于建立在ARM芯片基礎上的新岸線芯片是否能被叫做“中國芯”,北京新岸線公司芯片研發總監、廣東新岸線計算機系統芯片有限公司總經理周文笑稱:“這款芯片是我們的團隊拼出來的。” “拼出來”的含義有兩層,一層是新岸線的團隊辛苦研發四年才推出產品。另一層含義就是這款芯片集成了ARM的中央處理器、顯示芯片、南橋北橋以及各種芯片技術。 這一技術及市場策略和“山寨手機之父”的芯片商聯發科有相近之處,聯發科通過制定集成低價的手機集成解決方案,可以讓很多山寨手機廠商以低廉的價格制造手機。 周文還表示,“中國芯”一詞要慎提,畢竟百分之百的自主產權很難實現。通過與國外先進技術結合,才能逐步實現“自主、可控、兼容、國際”。 ARM和新岸線的組合真的能殺入電腦芯片市場嗎?新岸線并非無名之輩。新岸線公司此前主要運營手機電視標準技術TMMB,但由于廣電總局支持創毅視訊公司研發的另一種手機電視標準技術CMMB,所以盡管新岸線還沒有在國內放棄TMMB的推廣,但是已經不得不轉戰海外,將更多精力轉向東南亞和非洲市場。 四年前,新岸線開始與ARM公司合作研發應用于電腦技術的芯片。 這款芯片到底能實現怎樣的功能?周文介紹,該芯片首次在單一芯片上實現了雙CPU核、多GPU核的架構,并同時集成了1080P高清解碼、DDR2/3內存控制器、USB 2.0等計算機系統功能,而整體功耗保持低于2瓦,僅為傳統計算機的五分之一。 ARM的算盤 借助新岸線的集成技術,進入英特爾壟斷的電腦芯片市場,也是全球最大的手機芯片知識產權供應商ARM公司針對英特爾的反擊之舉。 英特爾已經開始推廣其帶有通訊功能的芯片,正在逐步向手機芯片領域擴張。相對于英特爾的擴張,ARM也希望反向進入電腦市場,但是苦于眾多第三方電腦軟硬件公司都從屬于強大的微軟英特爾聯盟(Wintel),大多處在觀望態度,所以ARM也一直無法找到更多的廠商來支持ARM芯片在電腦領域的擴張計劃。 巧合的是,不從屬于計算機領域生態鏈卻又有一定技術的新岸線正好可以和ARM互相借力。 抗衡的難度 中國的芯片技術如何能同強大的英特爾去競爭?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理事長江上舟在該款芯片發布之時也坦承,中國半導體技術發展一直受制于海外。 事實上,此前出現購買其他廠商芯片然后再進行打磨造假而出的“漢芯”正是一個中國缺乏核心技術的表現。后來“龍芯”的出現,倒是令國人為之興奮了一陣,但是其性能只想當于“奔騰四”,與英特爾的芯片技術差距至少在兩代以上,在生產具體的電腦產品以及如何獲得更多軟硬件廠商支持上,都面臨較大的挑戰。 更多的問題還在于產業化和資金等問題上。 成都電子科技大學副教授李波告訴記者:“所以現在生產‘中國芯’除了自身性能要過關,可能需要更多的第三方軟硬件廠商支持。” 周文對此的解釋是:“臺積電幫我們代工生產時進行過測試,小批量的生產成品率已經達到93%。而且因為我們的芯片基于ARM的技術,所以所有支持ARM的軟件都會支持我們的芯片。同時我們不在意合作伙伴是品牌廠商或者山寨廠商,目前已經有30多家廠商對我們的芯片感興趣,預計12月份會有四五家公司推出包括待機20小時的筆記本電腦、一體機等臺式機新產品出現。” “中國芯”還缺乏資金。清華大學教授、國家863計劃超大規模集成電路戰略研究專家組專家魏少軍在今年9月份的一次演講中指出,如果設計16納米技術的芯片,就需要1.5億美元到2億美元的投入,“所以,高端芯片的設計一定需要政府的支持。” 作為芯片公司需要的巨大資金仍然將困擾新岸線,目前新岸線的主要收入來源仍不清晰,新岸線董事總經理周結僅表示,2009年公司曾經進行過一次私人融資,資金可以支撐公司繼續向前發展。但沒有透露更多詳細內容。 更巧的是,新岸線將有機會獲得廣東省的資金和政策支持。廣東省政府正在實施的“騰籠換鳥”計劃,與新岸線的目標正好契合(廣東提出要引進高端產業,替代現有的低端制造業,也被稱作“騰籠換鳥”計劃),也使新岸線能依靠廣東省的政策和資金支持來進行下一步的電腦芯片研發。 但是,據一位業內人士告訴《第一財經日報》,相對于發展比較成熟的美國半導體行業,中國的半導體行業和全球新興的半導體行業一樣,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比如市場是否能夠接受并支持一款新興的芯片,第三方應用軟件和硬件能否支持,以及生產技術等是否成熟。 周結的做法則是一步一步來。周結告訴記者:“借助臺積電的生產工藝以及ARM的技術架構,我們可以進入芯片這一高端產業。畢竟中國企業要先進入芯片市場才有機會去學習進步,如果連進入的能力都沒有,那一切都無從談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