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Zigbee推出的這兩三年的全球市場情況來看,Zigbee有點藍牙化了。 就像藍牙的早期市場走勢一樣,死不了但也活不旺,至少短期內不會有什么像樣的市場機會,而且Zigbee不像藍牙那樣至少擁有或可以擁有移動通訊這一塊總量不算小的市場,其前景尚不明朗,價格是這一切的決定因素。 國內的Zigbee熱主要體現在高校,所以開發板還有點市場,真正的應用“雷聲大雨點小”。 只有在兼容下才有意義 不兼容哪能叫Zigbee?至于RFID,¥40實在太高了,我的方案¥20只是你的一半,別人還嗷嗷叫嫌高吶……無源的才多少,用戶比的是這個。只要是中國人做的,全世界人民都知道狠狠的殺價,何況自己窩里。 但目前的價格問題使該優勢無法發揮,畢竟需要普遍互連的異種或來自不同供應商的無線設備很少,很多所謂Zigbee的應用其實都可以輕松用自定的不兼容的無線產品替代,物理平臺則大家都可以是一樣的,性能并不會劣于Zigbee。樓主的“Zigbee”其實質也是這樣,為了省錢犧牲了需要付出以成本為代價的兼容性,其結果也成了排它性的,與Zigbee的優勢就毫無關系了。 一直以來,很多人對Zigbee的認識存在重大誤區,提到它只是認為Zigbee好,但好在哪里卻很少有人擊中要害,很多情況下尤其是那些做市場推廣的,將一些普適的“優點”其實與Zigbee根本無關的東西說成是Zigbee的優點,比如通訊距離啦、抗干擾啦、可靠性啦、低功耗啦等等,其實這些東西與Zigbee根本沒有直接關系,用別的技術手段也可以達到同樣的效果,而且早在Zigbee問世之前就已經實現,Zigbee反而是別人經驗集成的結果。正所謂條條大路通羅馬,走其它路的人換條路的話可能會迷路,Zigbee則可以保證無論怎么換都絕不會迷路,這就是標準的好處。 “標準”給了用戶更多的選擇,但標準如果要用戶為此額外付出的話,用戶也會為此定價,任何“好處”都是有價格的,值與不值是選擇與否的關鍵,技術必須為商業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