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對技術價值的無知,才是你的可憐之處!”這句話應該成為專業技術人員的個性簽名。 “不尊重技術,技術沒有價值。”諸如此類的想法已經嚴重影響了中國經濟的發展。技術人員應該先站出來維護自身的價值。 某工廠一臺關鍵設備出了故障,找來找去也找不到原因。于是老板發話,能找出故障者給10000美金的獎勵。這在當時可是重賞。于是有個工程師來了,他在出故障的設備這里聽聽,那里看看,這里摸摸,那里敲敲,然后用粉筆在上面畫了一條線,讓從那里拆開。故障果然在那里,很快就修好了。他也拿到了10000美元的獎金。
事后有人議論:僅僅畫一條線,就得萬元獎金,也太輕巧了。工程師聽后回應道:畫那一條線,只值1美元;而知道在哪里畫線,則值9999美元。那些議論者都閉上了嘴。 不錯,畫那一條線是很輕巧,但這有賴于他的聽、看、摸、敲,更有賴于他的學識和經驗。而這學識和經驗,是他多年學習和實踐的結果。可以想見,他曾為此付出了多少汗水和辛苦。
現在的很多人老較真你的成本價, 從不考慮別人的技術價值!
不要再說,這個配件才多少錢,這種非常愚蠢的話了! 不要再說,這么快搞好了還收這么貴,這種不尊重技術的話了!
成本是什么? 是經驗, 是技術, 是風險, 是學識, 是汗水, 是服務!
讓更多人了解技術的價值, 呼吁大家尊重各行各業的勞動者!
人類社會是靠人的勞動發展起來的。勞動創造價值。勞動有體力、腦力之分。盡管隨著社會、科技的發展,從事腦力勞動的人越來越多,但人類社會仍離不開體力勞動,而且體力勞動的技術含量會是越來越高,特別是那些有一技之長的技工與匠人。
只有實現勞動真正光榮、工匠受尊崇, 工匠精神才有生長之基,才能發揚光大。 讓工匠更受尊重 曾幾何時,在我國,“勞動者最光榮”“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不僅是響亮的口號,也外化于相關制度、內化于人們的行為中。那時工廠的八級技工,是企業的“牛人”、眾人眼中的能人,其經濟、社會地位之高,足以證明“勞動光榮”絕非虛言。 但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人與社會的價值觀發生了巨變,權力與金錢成了許多人頂禮膜拜的對象。人們視能賺大錢、能飛黃騰達者為“能人”“成功人士”,這些人也往往是社會名人,為社會所推崇。那些默默耕耘、誠實勞動的匠人以及身懷絕技、身手不凡的技工、“土專家”則淡出人們的視線,甚至為人所不屑。只有改變這種價值觀,更尊重技術和工匠,技術才能進步。
提高技術人員待遇 長久以來,在一線勞動似乎已成為“不光彩”“沒出息”的代名詞,企業工人中稍微有點出息的或者說最好的出路似乎只有進入管理層。已持續多年、困擾企業多年的“技工荒”,不能不說與這種社會現實有關。
即使在“金藍領”逐漸吃香的當下,技術工人仍在不斷流失。不難看出,在企業的待遇、地位低,缺乏勞動獲得感及榮譽感、個人尊嚴感、社會認同感,是主要原因。的確,近年來在企業,盡管一些技工的收入提高了不少,但與行政管理人員相比,其“低人一等”的地位并無多大改變。 提升自身技術水平 作為技術人才,總是需要有一些硬功夫的,這是創造價值的基礎所在。如果自己的技術功底不夠扎實,遇到稍微困難一點的問題就束手無策,就更談不上解決問題了。更重要的是,技術圈是講硬功夫的,如果缺了它,很難服眾,很難讓別人認可自己的價值,也就無從讓別人真正尊重自己。 在電器制造業以及電子行業,為切實幫助技術人員提高設計水平,檬豆學院精選了上千份設計資料、設計方案,舉辦專家講座來幫助研發人員提升水平等等。這都是技術人員不斷提升的有效途徑。另外,企業可發布個性需求,獲得更多的技術應用和產品對接機會。
體制機制上讓技術人員安身立命 “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人”的傳統觀念在正走向現代化的中國依然根深蒂固,它固化在一些至關重要的制度安排中、社會價值中,進而固化在人們的觀念里。
誠實勞動、敬業愛崗、專心致志、追求極致的工匠精神,是任何時代、任何行業的發展之基。尤其是當今中國,進行產業轉型升級、打造制造業強國、實施工業4.0戰略,都離不開大量技術工人的支撐,也需要工匠精神的引領。 而要讓工匠精神立起來,首先必須在體制機制上讓技術工人包括所有誠實勞動尋求生存發展的勞動者,真正能夠安身立命,有尊嚴、有地位,有好的生活、好的發展、好的前途。 檸檬豆電器制造業第三方采購平臺,讓小企業擁有大企業的采購競爭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