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TechNews科技新報 臺積電共同執行長劉德音29日表示,臺積電未來將借由智能手機、高效能運算、車用電子與物聯網等4大領域來驅動營運成長。而在先進制程的發展進度上,除10納米制程將在2017年第1季量產之外,7納米制程的投產進度也在規劃當中。甚至還透露,除5納米制程目前正積極規劃之外,更先進的3納米制程目前也組織了300到400人的團隊研發中。 劉德音在2016年中國臺灣半導體產業協會年會中發表專題演講表示,中國臺灣的半導體產業前景非常光明,要所有業界廠商不要氣餒。他指出,未來全球半導體市場將在智能手機、高效能運算、車用電子與物聯網相關的4個大應用領域驅使下持續帶動發展。而在此趨勢下,臺積電也同樣會受到影響。其中,在智能手機方面,由于目前全球市場有15到20億臺的規模。因此,未來最新的技術都在智能手機上開始發展出來。 劉德音進一步強調,現在30歲階段的年輕人生活在一個大變動時代中,與生活有關的創新發明都不斷地持續發生,這中間發展的基礎都來自半導體產業。加以,目前全球大型的科技公司,包括Google、Facebook與微軟等公司都會持續增加更多的新創新服務,提高附加價值,做出與競爭對手差異化的內容。而這些基礎,也都是來自于半導體技術。所以,未來的半導體發展,在可以預見的一段時間內都不會退燒。 而目前中國臺灣全球半導體產業全球市占率達21%,晶圓代工、封測代工都是全球第1,IC設計全球第2,存儲器全球第4。在中國臺灣半導體上下游供應鏈都完整齊備的情況下,許多廠商到中國臺灣一天,幾乎就可以一次都尋找到要的產品,完成采購,這也是中國臺灣半導體產業的強項。 此外,中國臺灣半導體業占全體上市柜公司獲利達26%,更帶動的許多周邊其他電子、電子零組件、電子通路等相關產業的發展。在未來創新與應用都會更廣泛的情況之下,中國臺灣的半導體產業已經不只是處在跟隨的階段,而是要跨入持續發展創新技術的階段。 因此,劉德音強調,目前半導體產業整體投資在制造項目上的金額,已占全體上市柜公司投資比重的21.4%,而投資在研發上的金額也占11.2%。整體來說,除了2015年當年的投資金額有所下滑之外,包括2016年及未來幾年內,預計相關的投資金額都還會持續成長。尤其,目前半導體產業正處在變動的時代中,而中國臺灣在產業鏈上具有優勢,不可以輕易讓優勢流失。而這需要包括臺積電在內的中國臺灣廠商持續投資,讓中國臺灣能在產業上具有競爭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