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地區研究機構Digitimes Research今日發布報告稱,軟銀董事長兼CEO孫正義對軟銀收購ARM交易過于樂觀,其實收購ARM對軟銀并無太大幫助。 日本電信巨頭軟銀周一宣布,將以243億英鎊(約合320億美元)現金收購英國芯片設計公司ARM。這是自收購美國電信運營商Sprint以來軟銀進行的最大一筆并購交易。 對此,孫正義在一份聲明中稱,當前軟銀正積極投資于“物聯網”業務,希望抓住該市場的重大商機,而收購ARM與該戰略完美匹配。換言之,軟銀收購ARM主要動機是希望借助于ARM拓展“物聯網”業務。 但Digitimes Research認為,孫正義高估了收購ARM的益處,低估了“物聯網”市場垂直和水平整合的難度。孫正義在聲明中強調了“物聯網”市場的未來商機,但并未提及收購ARM所帶來的協同效應。Digitimes Research認為,軟銀收購ARM的動機就是投資未來的“物聯網”商機。 但事實上,軟銀股價昨日在東京證券交易所下滑11.3%,為2012年10月12日以來的最大單日跌幅。這也凸顯了投資者對這筆交易缺乏信心。 對于孫正義欲借助ARM拓展“物聯網”的動機,Digitimes Research提出了兩點質疑: 1)ARM客戶群與軟銀不同 ARM客戶主要為移動設備IC設計公司,因此ARM的影響力在于全球的移動終端設備用戶。而軟銀的業務主要包括移動通信和互聯網服務。 2)ARM主要業務與軟銀不同 ARM營收主要來自移動芯片架構的IP授權,而軟銀是移動通信和互聯網服務提供商,兩家公司分別位于供應鏈的兩端。在“物聯網”應用開發方面,軟銀在這兩端均缺乏經驗。 此外,野村證券首席信貸策略師Toshihiro Uomoto也表示:“ARM與軟銀當前的核心業務之間有著巨大差異。市場認為,320億美元這一出價過高,軟銀股價由此受到了影響。” 樂天證券經濟研究所首席戰略師Masayuki Kubota也對該交易提出質疑,稱“物聯網”行業最重要的并不是硬件,而是軟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