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今年已在多國或地區被反壟斷調查,且目前還面臨著裁員、業績下滑和來自其他芯片廠商的激烈競爭 來源:北京商報 歐盟反壟斷監管部門正式對芯片巨頭高通提起反壟斷指控,認為后者尋求遏制市場競爭,向客戶銷售的芯片價格低于生產成本,并且向一家客戶付費以讓該公司只使用高通芯片。 高通今年已在多國或地區被反壟斷調查,且目前還面臨著裁員、業績下滑和來自其他芯片廠商的激烈競爭。業內人士認為,高通在目前的處境下急需實現突破。 歐盟委員會稱,自2011年以來,高通向一家智能機和平板電腦制造商支付了“一大筆錢”,以讓后者在產品中只使用高通的芯片,歐盟委員會并未指出這家制造商的名字。此外,在2009-2011年,高通可能還以低于成本價銷售了部分芯片,以打壓競爭對手Icera。 歐盟反壟斷專員瑪格麗特·維斯塔格在一份聲明中稱:“我十分擔心,高通的這些行為可能已經讓競爭對手被淘汰,或者阻止競爭對手與它競爭。” 如果高通最終被裁定違反了歐盟反壟斷規定,該公司可能面臨最高相當于全球年收入10%的罰款,并將被要求改變商業行為。 對此,高通總法律顧問唐·羅森博格在一份聲明中稱:“無線芯片市場的競爭一直都很激烈,高通的銷售行為也一直遵守歐盟的反壟斷法。” 今年7月,歐盟委員會正式啟動兩項針對高通的反壟斷調查,以評估高通是否濫用市場主導地位強迫消費者使用它的芯片。 高通大部分利潤來自與現代化手機網絡相關的基礎技術專利授權,而這也使得高通在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面臨監管挑戰。今年2月,中國發改委依法對高通處以2013年度在我國市場銷售額8%的罰款,共計60.88億元;此外,在美國和韓國,高通也面臨著同樣的監管調查。上個月,韓國公平貿易委員會對高通在韓國的專利技術授權方式展開了反壟斷調查。由于屢被調查,還曾有消息稱高通將為了規避各國反壟斷調查而分拆業務。 頻頻被指控的高通,今年的日子并不好過,已經連續三個財季利潤下滑。該公司上月發布的第四財季報告顯示,營收為55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67億美元下滑18%;凈利潤為11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19億美元下滑44%。今年7月,高通還宣布將裁減15%全職員工。 獨立電信分析師付亮表示,高通原有的業務模式已經無法給該公司帶來太大收益,且在2G向3G、4G發展的過程中,高通在通信圈的話語權不斷減弱,在行業內的競爭優勢也逐漸消失。通信世界周刊總編輯劉啟誠也告訴北京商報記者,高通有超過一半的業務來自中國,但目前在中國市場,該公司面臨著來自聯發科以及其他制造廉價手機芯片的中國小企業所帶來的競爭壓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