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歷:我想去頂層10樓,但電梯只能去到9樓,然后再爬樓梯上去,并在10樓應該存在電梯的地方發現一個神秘的、大門緊閉的房間,上書三個大字“機械房”。這房間為何存在?這要從電梯的原理結構說起。 傳統電梯的動力部分主要由曳引機(卷揚機)、變頻器、轎廂、鋼絲繩、對重組成。曳引機通過卷動鋼絲繩,調節轎廂和對重的平衡,實現對轎廂高度的控制,即電梯的上下。其中曳引機本質就是一臺由變頻器驅動與控制的大功率電機,需要安置在大樓頂層——這就造成了電梯無法上頂層的問題了,因為頂層的電梯位置被曳引機和變頻器占據了。這問題一直存在了很久的時間,因為過去曳引機基本都用交流異步電機,且功率輕松上幾十KW,體積非常大,且不能露天放置,只能一直占著頂樓的房間。 圖1 常見的電梯原題圖 但隨著PM電機(永磁同步電機)的應用越來越普及,電梯上頂層也成為了可能。PM電機和交流異步電機的一個重大區別就是體積、重量大幅減輕、功率密度增大,相同功率下占用的空間更小。且PM電機在低速下的轉矩輸出性能更好,配合專用變頻器,相比與傳統異步電機在控制精度、控制速度上有很大的提升。 尤其PM電機制造的曳引機可以把體積做小做扁,只需很小的空間就能容下該曳引機。像目前的一些行業的無機房電梯方案,會把永磁同步曳引機和其專業的變頻器(薄至90mm)直接安裝在電梯井道內,這樣就省出了樓頂電梯機械房的空間,同時電梯也能把轎廂直接拉到頂層了。 GB 24478-2009國標曳引機測試解決方案 曳引機本質也是變頻調速電機的一種,且其屬于經常使用的用電設備,故其效率的準確測量顯得非常重要。針對曳引機的測試,周立功致遠電子推出MPT電機測試系統,可對曳引機的整體性能進行全面測量與分析,測試項目和精度完全滿足GB 24478-2009 電梯曳引機行業國家標準要求。 試驗項目: 負載特性試驗 電機過載(堵轉)轉矩 效率試驗 制動力矩試驗 溫升試驗 制動器制動響應時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