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4月25日在華盛頓特區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司創始人伊隆馬斯克(Elon Musk)在發布會上宣布,日前發射的獵鷹9號火箭的助推器成功實現軟著陸,為日后顯著降低太空飛行成本和有朝一日在火星上實現火箭軟著陸創造條件。 在成功地將獵鷹9號火箭送入太空之后,火箭的一級助推器成功地返回到地球,之后撐開了著陸架并懸停了一段時間。這個過程就是所謂的“軟著陸”,這種技術可以幫助公司顯著降低太空旅行的成本,有朝一日還可以利用軟著陸技術將人送到火星上。 由于此次火箭助推器回歸地球后的落點在大西洋上,沒有固定的位置讓火箭著陸。在太空探索技術公司派出回收船只之前,助推器已經落入海洋并因為風暴掀起的巨浪而遺失。但是,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希望能在未來的幾個月里再次實現火箭軟著陸。 馬斯克在新聞發布會上說:“我們將更加精準地確定著陸點。如果一切進展順利,我相信我們可以在今年年底的時候讓助推器落在卡納維拉爾角(Cape Canaveral)。” 自從公司成立以來,馬斯克和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就一直在努力實現火箭的軟著陸。燃料耗盡后,火箭的助推器落入大海并遺失。每一次發射火箭都要建造一只新的火箭。太空探索技術公司預計,如果能夠將用過的助推器回收,就能將每次發射火箭的成本減少70%�,F在每次發射火箭的成本大約為6000萬美元。 馬斯克希望,公司有朝一日能夠將火箭送入太空后再在地面上進行回收,翻新后再填充新的燃料,甚至有可能在當日再利用它。他們的目標是最終將每次發射火箭的成本減少到500萬美元到700萬美元。 雖然馬斯克沒有在新聞發布會上明說,但是軟著陸技術也是朝著他的長期夢想邁出的第一步。馬斯克曾經公開宣布過他的長期夢想,即將人類送到火星上。 雖然美國國家航空和宇航局(NASA)曾在2012年成功地將1噸重的好奇號火星探測車送到火星表面,但是現在人類還沒有能力將更重的東西送到火星上。如果要將活人送到火星上,就需要讓40噸重的物體實現軟著陸,但是利用今日的技術是無法做到這一點的。 最關鍵的問題是,火星表面的大氣層比較薄,火箭上彈出的降落傘不足以將火箭的速度降低到能夠安全著陸的程度。但是有一種被稱為超聲反推進的技術可以讓引擎反向轉動來降低速度,并且在著陸前懸停在地面上空。 NASA已經在超聲反推進技術的測試和研發上取得一定的進展,但是距離實際應用還有較大差距。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已經通過在地球上實現軟著陸證明了它有能力開發出類似的技術,有朝一日在火星上實現軟著陸。 馬斯克在新聞發布會上說,獵鷹9號火箭的著陸點與預期目標地點相差了數英里。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希望今后能夠通過技術進步提高著陸點控制的準確性,將這個差距縮小到1英里以內。馬斯克說:“最終,公司應該能夠象直升機著陸一樣將著陸點與目標地點之間的差距縮小到1米以內�!� 來源:騰訊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