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我們最常使用的神經植入裝置是人工電子耳蝸和視網膜植入器,分別能夠部分恢復聽力和視力。然而這都是最基礎的神經植入應用, 美國加州大學貝克利分校科學家提出一種神經植入系統,可將數千個超微“神經灰塵芯片”植入人類大腦,實現高分辨率監控神經信號,并獲得高效通訊數據,這一 切無需在腦后插上一個電源。基于神經植入系統可遠程監控人們的活動和行為方式。 圖注:神經植入系統:數千超微“神經灰塵芯片”可監控大腦。 外骨骼可使人們具有超級力量:一拳砸毀一部[url=]汽車[/url]。擁有超人力量是人們夢寐以求的,目前科學家研制多款仿生外骨骼結構,可幫助老年人和殘疾人行走自如,現在他們聚焦研制具有超人力量的外骨骼。一位工程系大學生曾設計一款可以攜帶18公斤物體的機械裝置,該機械手臂舉起一個孩子就如同舉起一杯茶水;研究小組計劃使用一種[url=]線纜[/url]驅動系統,實現類似于自行車剎車裝置的功能,手持操縱桿控制機械線纜舉起或者放下手臂,傳感器監控穿著者的活動,未來還將設計性能更優異的外骨骼裝置,人類大腦控制操縱桿方向,甚至賦予人們超人般的力量。 具有超級視力:更加智能化的隱形[url=]眼鏡[/url]。專家表示機器人技術將顯著提升人類能力,預計2100年人體器官組織將被機械組件替代,未來將出現“半機械人”。近幾年出現的激光近視矯正手術(Lasik)和其它手術顯著改進人類視覺能力,但這僅是冰山一角。上周,谷歌公司最新研制一款適用于糖尿病患者的隱形眼鏡,如果血糖指數下降,通過監控眼淚可對患者進行警告。許多人認為,未來將研制出更加智能化隱形眼鏡,使人們具有超級視力,或者恢復盲人的正常視力。 仿生肢體:計算機控制智能仿生肢體。你或許從未想到擁有一個額外的肢體,但許多人認為未來將能實現,我們可以使用智能仿生肢體,擁有計算機控制的人工智能視覺。簡單地講,這些仿生裝置將幫助失去肢體的人群完成日常任務,變得更加智能化。 納米醫學:微型機器人可將藥物送遞至人體任何部位。醫學研究領域最令人興奮的是納米技術,“智能微型機器人”可將藥物送達人體任何部位,例如:使用吸入氣溶劑的納米微粒送到病態肺部,通過一個外部磁鐵,這些納米微粒將被加熱,能殺死病變細胞。專家稱,這項技術將對醫學領域帶來革命性創新,有助于研制新型藥物,增強人類肌肉,治愈癌癥,改變人體各個方面。 上傳大腦意識,使人們生活在虛擬世界之中。俄羅斯億萬富翁公布一項富有爭議的計劃,2045年上傳自己的大腦意識,成為永生不滅的仿生人類。 隱形斗篷:可使人們處于隱形狀態。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研究人員認為,最新發明的隱形裝置,可使軍用車輛隱藏起來,便于進行監控操作,伴隨著該技術的不斷成熟,可實現人類視覺的隱形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