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讓人們說出世界上最成功的科技公司是哪一家,大多數人會說是蘋果。畢竟,它是市值最高的公司之一,并且獲得了消費者和投資者的崇拜。 其他人可能會說是谷歌,因為它的崛起速度無與倫比。還有些人會說是亞馬遜,因為人們喜歡它。 但在我看來,答案應該是微軟,因為企業的命運難免有起有伏,但微軟在過去30年里始終是優等生。沒有哪家科技公司能夠媲美它的記錄。 隨著時間的推移,新的競爭對手出現,于是專家們預言微軟將亡。但這家公司始終興盛。想知道這有多么地不凡,請看市場研究公司Asymco的這張圖: ![]() 再看微軟,經歷了整整十年的衰退臆測后,它依然拿出了出色的成績單,包括35%的營業利潤率和超過200億美元的年利潤。它的現金儲備雖然絕對無法與蘋果相比,但在保持每年90億美元的大規模研發投入后,仍然高達600億美元。 那么,微軟的秘訣是什么? 正如梅里爾·查普曼(Merrill Chapman)在其著作《找出IT 產業的蠢事》(In Search for Stupidity)里所言,答案就在于微軟從來沒有犯下大錯。它的管理層或許犯過某些錯誤,但總是能彌補錯誤。以前微軟的所有競爭對手都自恃甚高、缺乏判斷,以為它們能夠戰勝這家公司,但最后都以失敗告終。 蘋果能從微軟身上學到什么 要知道,1999年的微軟就像如今的蘋果那樣強大。當時,微軟是世界上市值最高的公司,看起來不可戰勝。 十多年后的今天,蘋果成為各家公司競相打敗的目標,肯定將迎來更加艱難的日子。其股價已從去年秋天達到的最高位下跌了40%(我是通過某基金進行投資的投資者),它還必須應付激烈的競爭、傳奇創始人的去世和新產品發布的減緩。 向微軟取經可以幫助蘋果表現得更好: 建立多個平臺。似乎所有人都關注于Windows操作系統統治力的衰退,但微軟還有很多其他的強大業務。 Office系列產品仍然是實際的壟斷者;“服務器和工具”部門已經發展成180億美元的龐大業務,Xbox在游戲產業里處于領先地位,并且正演變成強大的互動電視平臺;汽車部門為福特Sync和其他智能汽車系統提供技術支持;云計算平臺Azure很有可能成為未來的操作系統。 蘋果則嚴重依賴于iOS、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雖然這些業務目前都很賺錢,但與任何產品一樣,它們將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利潤減少。就目前來說,蘋果缺乏重要的新平臺,例如強大的人工智能或者云端解決方案(我認為Siri和iCloud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平臺)。 避免積怨。曾使微軟面臨生死存亡的一個錯誤是傲慢地處理反壟斷訴訟。這起訴訟源于它和網景(Netscape)的爭斗。顯然,這分散了高層的注意力,是微軟相對衰落的原因之一。 蘋果似乎正在重蹈覆轍。它陷入了曠日持久的專利戰,對手包括三星、摩托羅拉和其他很多公司。我不認為這對蘋果或消費者有什么好處。 高效合作。史蒂夫·喬布斯在去世前曾說,他欣賞微軟的一點是其高效合作的能力。這也是他希望蘋果改進的地方。不幸的是,雖然喬布斯已經去世,但他創造的孤島文化依然存在。這必須加以改變。 由于從來沒有大規模的研發計劃,蘋果將需要強大的技術合作伙伴來奪取未來。如果它想在互動電視領域里大展拳腳,就需要強大的內容合作伙伴。蘋果很難甚至不可能通過單干來顯著提升其業務。 然而,如果說該公司令人費解的應用開發者條例以及與內容提供商之間的交涉失敗有什么指示意義,那就是蘋果還沒有吸取教訓。隨著壓力的攀升,蘋果可能難免會犯下孤注一擲、押上全公司的錯誤。 因此,我建議蘋果CEO蒂姆·庫克好好看看微軟的史蒂夫·鮑爾默。和庫克一樣,鮑爾默更像是經營方面的管理人才而非技術方面的先知。在他任職期間,他受到了嘲弄和漠視。要求他下課的呼聲仍然不絕于耳。 但與像他呆了那么長時間的大多數科技公司CEO不同,鮑爾默至今仍在那個位置上,而且他的公司正在大筆撈錢。(譯/于波 校/李其奇)(福布斯中文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