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Peter Clarke 中國工信部(MII)宣布選擇英國軟件公司Canonical的Ubuntu操作系統,作為中國國家標準操作系統的基礎架構。 Canonical正與中國軟件與集成電路促進中心(CSIP)、長沙國防科學技術大學(NUDT)聯手,在北京成立CNN開放源碼創新聯合實驗室,共同打造出針對中國市場的“Ubuntu麒麟”(Ubuntu Kylin )作系統架構。預計第一個版本將在2013年4月與Ubuntu 13.04版本同步推出。 Canonical表示,CSIP選擇Ubuntu是希望能提供一款彈性、開放且獲廣泛使用的標準操作系統。 CNN開放源碼創新實驗室匯聚了三方組織的工程師們,共同致力于打造針對個人設備與數據中心的中國版Ubuntu操作系統。這一次中國政府與Canonical的合作中國政府五年發展計劃中的一部分。Ubuntu和Canonical創始人Mark Shuttleworth說,Ubuntu Kylin的發布將讓中國開源社區融入全球Ubuntu社區。 未來將會從桌面拓展到其他平臺,包括云端、服務器、平板機、智能手機。除了語言上的本地化,麒麟版Ubuntu還會加入大量專門針對中國設計的功能特性,首發的13.04版本將支持中文輸入法(fctix加云拼音)、農歷,還有新的天氣插件,用戶也可以通過Dash快速搜索中國的音樂服務。 未來版本將會整合更多的中國元素,如百度地圖、淘寶購物、中國銀行支付、實時火車與飛機票信息與購買等等。 “Ubuntu麒麟的發布,將為中國開放源碼社群帶來一個進入全球Ubuntu社群的機會,”Canonical與Ubuntu創始人Mark Shuttleworth表示。 Ubuntu(友幫拓)是一個以桌面應用為主的Linux操作系統,其名稱來自非洲南部祖魯語或豪薩語的“ubuntu”一詞,意思是“人性”、“我的存在是因為大家的存在”,是非洲傳統的一種價值觀,類似華人社會的“仁愛”思想。Ubuntu基于Debian發行版和GNOME桌面環境,與Debian的不同在于它每6個月會發布一個新版本。Ubuntu的目標在于為一般用戶提供一個最新的、同時又相當穩定的主要由自由軟件構建而成的操作系統。Ubuntu具有龐大的社區力量,用戶可以方便地從社區獲得幫助。2013年1月3日,Ubuntu正式發布面向智能手機的移動操作系統。 Ubuntu是基于Debian GNU/Linux,支持x86、amd64(即x64)和ppc架構,由全球化的專業開發團隊(Canonical Ltd)打造的開源GNU/Linux操作系統。Ubuntu對GNU/Linux的普及特別是桌面普及作出了巨大貢獻,由此使更多人共享開源的成果與精彩。 移動市場廣闊是所有人的共識,但是對于一家主要業務在PC領域的操作系統廠商而言,要想在這個新的領域有做作為,實際上卻很困難。微軟的現狀就是一個真實的寫照。雖然微軟Windows Phone被業界看作是第三大平臺,但在移動領域所獲市場份額寥寥無幾,生態系統建設方面也遠遠落后蘋果和谷歌。 對于體量較小的Ubuntu而言,想要打造一個新的生態系統不用說更是難上加難。此前英特爾和諾基亞曾有意聯合打造MeeGo平臺,但最終以失敗告終,這足以說明打造生態系統的艱難。 在這一點上,于立強向新浪科技坦承,在構建生態系統方面,“Ubuntu需要花費很多時間”。但他認為,在桌面端操作系統的積累以及擁有上千萬的用戶將使得Ubuntu手機操作系統具備一定的優勢。 Ubuntu想要有所成就看上去很困難,也許它會重復在PC領域的命運,成為一款有特色但只有小眾用戶追捧的手機操作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