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絡
已有 2130 次閱讀2012-9-10 15:04
本來周末寫完了這篇博文的,因為誤操作給整沒了,所以再寫一遍。
米米出生以來,對我的觸動是非常大的。她的長大可以用眼睛來衡量,人到了一定的時候,總是需要在職業上讓出一點時間,至少回家以后必須分配給家人更多的時間。這可能是為什么歐美的工程師們在上班時候很賣力氣,下班之后很放松的原因。
在過去的2年多里面,一直圍繞著汽車電氣化(Electrification)進行。從過去兩年的高調,到美國奧巴馬被質疑能源政策,德國的新能源汽車的支持陷入相對停滯,到國內的種種亂象。我其實很想把腦袋梳理一下清楚,到底這個汽車行業的分支,“高新”技術算不上嘛,也算是前沿應用是不是足夠有力,能夠讓人長久的做下去。
這里,我就想著可以獨立將這個領域的方方面面進行梳理和歸整,整理出一些線索來。在收到很多關于《汽車電子硬件設計》的反饋之后,我個人發現了一些很大的缺陷。首先讓人詬病的是,思路的跳躍性。在整個行文的過程之中,是先擬定目錄,然后進行分章節進行撰寫,在章節之間,談不上有和很大的關聯性;在小節之中,其實也不具備非常強的連續性。特別是講到的可靠性預測、DFMEA和FTA都沒有在后續的幾個章節予以體現。其次,有些地方點到即止,說來慚愧在寫作的過程之中,對汽車產業內的法規和標準還是缺乏系統性的了解,如果能找到共性的內容,就可以繞開很多的東西。正因為沒有徹底和深入的對比,才會出現這些蜻蜓點水的內容。最后就是,內容跨度實在有些大了,流程化的工作是一個團隊來完成的,想要把更多的東西擺出來,但是缺乏足夠的掌控力和深入之后對理解和內容表述的淺出能力。2年的時間,讓我對于前段的需求文檔和各種(企業、行業和國際)標準的形成過程,有了清晰的概念。
所以,很多的時候,有很多很多的資料、標準和規范,乃至指南,其實都不是那么的重要;對這些知識的讀和記,乃至動手操作進行實踐,到最終還是需要整理成自己的思路,然后形成對于解決問題的辦法。但是成文可能還不夠,到最后終究是要理出一些脈絡來,根據脈絡去梳理工具、方法和經驗。所以,在今后的日子里,在這里能夠繼續以連續的博文形式試著整理點脈絡出來。希望會有一些收獲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