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4年前的如火如荼,到如今的利潤驟降,中國風機制造企業搭乘的順風車似乎并不順。 2006年,風電設備商的機會如從天而降,國家要求“風電設備國產化率要達到70%以上,不滿足設備國產化率要求的風電場不允許建設”。國內整機企業紛紛看準機會、狂涌入市。此前,我國風電整機制造市場的主要廠商共有21家,本土制造商僅12家。而到2011年年底,我國整機制造企業已達80多家,僅5年就增長了3倍多。以至于業界驚呼,中國風電“發瘋”了。 迅速發展的必然結果便是大浪淘沙。在市場對風機制造企業的篩選中,華銳、金風、三一電氣和明陽等企業,或憑借獨特的技術、或依靠價格優勢、或因為選對了目標市場,或由于良好的維護服務,得以脫穎而出,在年輕的風電行業建立了良好的口碑。 2010年后,風機企業開始著手改善風場設施,但面對產業上下游的多重壓力,年輕的企業竭盡所能適應標準、完善風場維護,但仍遇到諸多問題。 風場維護,穩定的收益來源 一臺風機的壽命是20年左右,質保期則為出廠后2~5年。到2012年,國產風機大量入主各大風場僅4年有余。但縱觀大型風機企業,都基本做到完成風電場技術調試和后期維護。 目前,大型風機企業的服務人員都有明確分工。華銳風電相關人士說,其技術人員主要分為三部分,一是現場日常運行維護人員;二是專業維護人員,將維護與運行分開,保證設備維護的專業性和較高的維護質量;三是現場調試人員,一般都是技術能力很強的專業技術背景。 金風科技在2011年就已向市場提供超過50套風電場能量管理平臺、近20套風能預報系統以及80套風電場中央監控系統,并開發出并網友好產品和解決方案,如智能微網系統、中央監控系統、能量管理平臺和風能預報系統。 “目前,酒泉風電基地絕大部分是應用金風科技和華銳風電的風機。在風電場服務方面,華銳等企業的確比國際風機企業做得好,比如隨叫隨到。”當地一位風電場業主表示。 不難發現,酒泉在運的絕大部分風電場員工都相當年輕,甚至大部分都是畢業即上崗,他們缺少風電場運行維護經驗,很多風電場更傾向于把維護交給風機企業來做,而這也將成為風機企業的長期利潤來源之一。 標準頻出,企業應接不暇 然而,政策的順風車和風場的維護收益,并未換回持續的高盈利和好口碑。國家短期集中出臺各項標準,使得本來疲于奔命于各大風電廠的設備制造企業,更加應接不暇。 2011年12月2日,國家電監會發布的《風電安全監管報告》明確指出:在缺少掛網試驗和實地運行考驗的情況下,一些國產新型風電機組便投入規模化生產,導致風電機組在建設期和投運后出現各種事故…… 對一些大型企業,由于早已具備相應技術實力,標準的制定和實施對不算挑戰。而多數企業并不這么想。從2005年《風電場接入電力系統技術規定》頒布,到2006年試行、2009年修訂的《風電場接入電網技術規定》,還有中國電科院[20.58 1.38% 股吧 研報]發布的風電場的典型設計,2011年7月就分布式風電下發的《關于分散式接入風電開發的通知》,還有試圖推動風電大型化發展的《國家能源科技“十二五”規劃》。風機相關標準下發的速度快且涉及改造范圍廣,不僅沒有給企業喘息適應的時間,很多方面也缺乏細節的考慮。 僅以技術為例,2012年3月1日,國家電監會發布《關于加強風電安全工作的意見》,要求風機企業開放涉網保護參數等設置權限。然而,一些風機設備企業不想公開。他們認為,風機詳細參數屬商業秘密,風機企業以技術為生,完全公開則有可能造成泄漏。 2012年4月,《風電場接入電力系統技術規定》出臺,在風機企業看來,此次標準與以前的企業標準和規定相比,各項技術指標的要求更高,標準也更加細致。比如,細化了無功調節的范圍、細化了低電壓穿越要求、增加了對風電場通信與信號的要求、增加了風功率預測的要求、縮短了低電壓穿越后機組的恢復時間等等。在華銳、金風等企業看來,“標準的細化使他們更加‘有章可循’”。 但多數小型風機企業則要經受一次技術能力的大考。標準中增加的細節要求,使他們必須對風機部件和發展策略進行調整。此外,標準對企業的設備質量和制造能力的要求也更高。 利潤日薄,發展后勁不足 在一位業內人士看來:“風電產業的問題在于,缺少對研發投入的積極性,又想急于求成。”不可否認,2008年后,風電制造行業的好政策和高利潤讓很多人看到良機,除了制造企業的加入,風電場也開始涉足風機制造,行業嚴重膨脹導致風機價格戰愈演愈烈,主流的1.5MW風機報價從10000元一路降至3800元。但伴隨行業減速,一些隱藏的危機逐漸浮出水面,給風機企業乃至整個產業造成較大壓力。 隨著機組價格的不斷下跌,原材料價格卻持續走高。2010年,稀土價格整體上漲,直接導致生產永磁直驅技術路線的企業的成本增加。為了保持本已被侵占的市場,風機企業寧肯背負大幅上升的成本,也不愿向下游傳導。 從2011年開始,新建風電項目的審批速度大大放緩,加上國家對風機低電壓增加穿越改造的要求,使風機制造商額外增加改造成本。一個20萬千瓦的風場,在低電壓穿越改造上的成本增加大約為2000萬~3000萬。而當前,很多企業和風場因改造費協議不清處在僵持中。 除了改造費用,一些風電場給風機企業更大的壓力。2012年1月,云南一風電場要求中標的風電設備企業先繳納15%現金保證金。在業內人士看來,這就像房產開發商拿到地皮,然后找建筑商墊資蓋房,賣房后才能支付工程款建筑商。本已背負著價格、設備等壓力的風電企業,往往難有更多錢支付給零部件商,而產品完成后,微薄的利潤也難以支持研發費用和銀行貸款。最值得注意的是,這種情況被認為可能成為設備招標中的常態。 財報顯示,2010年~2011年,國內風機企業雖實現凈利潤,但普遍下降70%以上,一些企業的營業利潤的跌幅更高達80%以上。 當前,多重壓力雖然給風電制造行業帶來洗牌的契機,加速風電設備制造商的整合。但從長遠看,利潤漸少也會限制企業發展、放緩技術更新速度、減少企業拓展的機會。缺乏眼界和資金的企業,必然難以出產高質量的產品,還可能在產業中形成互相賒賬、互相指責的惡性循環。因此,風電行業不僅要逐漸減速,更需健康引導。 在一條產業鏈上,只有各個環節均有利潤,才能讓整體保持良性發展。不僅是風機設備一環,任何環節脫節,都可能使整個風電產業鏈不再堅固、難以持續。 來源:能源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