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嵌入式系統,尤其是電池供電系統(如便攜電子設備、計量應用和醫療設備等),降低系統功耗、延長電池的壽命已成為系統設計人員的關鍵目標。在以單片機為核心的嵌入式應用中,低功耗MCU需求也在不斷攀升。為了設計出最佳系統,研發人員必須了解MCU所能提供的節能功能,以便利用這些功能設計出節能系統。在本屆IIC-China技術研討會上,Microchip公司針對電池供電系統的低功耗MCU技術及其應用策略備受關注。 影響功耗的因素 眾所周知,MCU的功耗主要包括待機功耗(內核關閉、處于休眠模式下的功耗)和動態功耗(執行代碼時的功耗)。隨著工藝節點不斷演進,典型MCU中的晶體管數量迅猛增長,待機電流(晶體管漏電流)也呈比例增長;動態功耗則受到電池電壓、頻率、負載模塊和外設(時鐘樹和組合邏輯等)以及運行時間延長等因素的影響。 “針對不同的模式,可以采取不同的低功耗策略。”Microchip公司市場開發經理余軍苗介紹,在待機模式下可采取:1)降低待機電流,利用新的深度休眠模式,消除晶體管漏電流。2)使用新的低功耗WDT、RTCC和BOR電路。運行模式下采取:1)縮短運行時間。提高指令集效率,確保MCU高效執行代碼。單周期指令越多,意味著代碼執行時間越短,最終使得運行功耗越低。2)充分用盡電池,確保MCU能最大限度用盡電池的電能;3)減少動態功耗。 此外,影響功耗的其他因素包括:1)可編程閃存:編程電壓越低,應用壽命越長;2)靈活的喚醒源:確保喚醒源具有應用所需的延時長度。休眠時間越長,功耗越低;3)穩定時間:喚醒時外圍模擬器件的穩定時間;4)模擬器件的最低工作電壓:工作電壓越低,應用壽命越長;例如,最低工作電壓從2.3V降到 1.8V,就意味著增加13%的電池壽命。 綜上所述,要延長電池壽命,可以從這幾點入手:確保所用外設在低電壓下工作;充分利用電池;執行時間短;通過深度休眠模式降低待機功耗。 nanoWatt XLP MCU 對于PIC單片機,最初的低功耗標準就是指納瓦技術,自2003年以來,該技術已成為所有新興PIC單片機的標準。納瓦技術的最新變化統稱為“nanoWatt XLP 技術”,新版本顯著降低了功耗。nanoWatt XLP技術的三大突出優勢包括:休眠電流可低至20nA;實時時鐘電流可低至500nA;看門狗定時器電流可低至400nA。 “大多數低功耗應用都要求具備這幾個特性中的一個或多個。而nanoWatt XLP技術在多個系列器件中整合了上述三個優勢。” 余軍苗介紹,“Microchip采用nanoWatt XLP技術的PIC MCU為設計人員提供了更大的靈活性,使他們的產品可以在耗能更少的情況下工作時間更長,即更換電池的次數更少。” ![]() 圖1:PIC16/18F eXtreme低功耗MCU路線圖。 例如,包括四種型號的 16位PIC24F16KA MCU系列,其典型休眠電流低至20nA,具備集成的EEPROM存儲器,體積小巧,采用低引腳數(20引腳和28引腳)封裝。據稱,該系列MCU可使應用連續運行20年以上而無需更換電池。而含六種型號的PIC18F46J50 8位MCU系列的典型休眠電流更可低至20nA以下。 PIC18F46J50 系列是低電壓通用串行總線(USB)單片機產品系列,在保留所有PIC18 單片機的主要傳統優點的同時,還具有高性價比優勢。這些器件具有針對USB及mTouch觸摸傳感解決方案的各種片上外設,為設計人員提供了豐富的、可兼容的低功耗遷移路徑,功能豐富且功耗極低,非常適用于各種電池供電或電力有限的應用。在集成了EEPROM、振蕩器、USB和電容式觸摸傳感外設的同時,還節省了整個系統的功耗。“憑借超低休眠電流和多種喚醒功能,Microchip的nanoWatt XLP單片機的性能大大超出了同類競爭產品。”余軍苗介紹,“在未來幾年,Microchip將陸續推出更多采用nanoWatt XLP的芯片。” ![]() 圖2:PIC24F eXtreme低功耗MCU路線圖。 作者:Cindy Hu 來源:EETChi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