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本土SSD供應商瑞耐斯(Renice)技術公司雖成立只有三年多,但已成功打進奧迪、捷豹、路虎等大牌汽車供應鏈。今年更上層樓,開發(fā)出全球第一款USB3.0接口SSD主控芯片,傲視全球為數不多的SSD主控供應商,如英特爾、Marvell、LSI和慧榮科技等。在全球經濟萎縮的今天,Renice創(chuàng)始人楚一兵自信地說,我們堅決不做山寨市場,不打價格戰(zhàn)。他為何如此牛氣沖天?請看以下報道。 本土SSD供應商瑞耐斯(Renice)技術有限公司創(chuàng)始人楚一兵最近興奮地對筆者說:“我們已開發(fā)成功全球第一款原生(native) USB 3.0 SSD主控芯片,而且性能也最為完整和強悍,包括斷電保護功能、AES-256加密功能、同步閃存支持、2x/1x工藝節(jié)點閃存支持、400MBps /320MBps讀寫速度、工業(yè)級溫度范圍等等。” 他完全有理由感到興奮,因為臺灣老牌SSD主控供應商慧榮科技的USB 3.0 SSD主控芯片仍在開發(fā)之中,而英特爾、Marvell和LSI(SandForce)則尚未公開USB 3.0 SSD主控開發(fā)信息,可見USB 3.0 SSD主控芯片不是那么好開發(fā)的。此外,它創(chuàng)造的讀寫速度遠超過目前市場上速度最快的PCI-E(mSATA)接口SSD,它由深圳安信達存儲技術有限公司在慧榮科技SSD主控和美光NAND閃存芯片基礎上打造,但其最高讀寫速度也只有253MBps/163MBps。 楚一兵指出:“目前市場上的SATA SSD主控芯片基本上性能都不完整,不是沒有斷電保護功能,就是不支持同步閃存或不支持全節(jié)點閃存工藝閃存。” 目前在汽車、工業(yè)和移動存儲市場使用的SSD主流接口是SATA II,在超極本和平板電腦中使用的SSD主流接口是PCI-E或稱作Mini-SATA(mSATA)。成立三年多來,Renice一直利用目前市場上主流的SSD主控芯片開發(fā)各種尺寸和各種接口的SSD產品,并憑借高性能和高可靠性進入到很多海外著名汽車和工業(yè)產品制造商品牌的供應鏈中,如奧迪、通用、博世等。 那么,在生意前景如此美好的情況下,為什么Renice還要投入很多資源去自己開發(fā)USB 3.0 SSD主控呢? 楚一兵表示:“今天的主控廠商基本上都不太明白SSD廠商真正需要什么,也不太愿意為了某個SSD廠商的要求去重新設計和流片,因為一個SSD廠商往往沒有足夠的訂單去彌補主控廠商重新設計和流片的投入。此外,我們也不太希望我們的生意前景被主控廠商控制。因此,我們決定自己開發(fā)市場真正需要的主控產品。” Renice USB 3.0 SSD主控芯片主要瞄準新興的緊湊式移動硬盤市場,這是今天消費電子市場上的一個新亮點,因為隨著音視頻內容的豐富,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覺得U盤存儲空間不夠用、不可靠或不安全,因此對輕便小巧的100GB以上容量USB 3.0接口SSD固態(tài)硬盤的興趣越來越大。 “USB 3.0能提供5Gbps的下載速度,它的使用體驗是USB 2.0所無法比擬的。USB 3.0將成為未來緊湊式移動硬盤的主流接口,因為SATA II接口的連接器無法做得像USB 3.0那樣小巧,而SATA III(6Gbps)主控既貴又不可靠,因為它的協議還在發(fā)展之中。”楚一兵說,“我們的中國市場發(fā)展策略是,走高端路線,不打價格戰(zhàn),也不跟山寨廠商做生意,因為我對他們產品的質量不放心,我不想因此傷害了我們高品質USB 3.0主控的聲譽。畢竟,我現在的主營業(yè)務在要求高品質的汽車和工業(yè)市場,先做USB 3.0主控的主要目的只是提高Renice品牌在消費電子市場的影響力。” 楚一兵表示,Renice即將推出基于USB 3.0主控的名片大小的512GB移動固態(tài)硬盤,而且厚度與iPhone也差不多,可以很方便地裝在口袋里。 他毫不諱言公司還正在開發(fā)SATA II SSD主控,并表示再過幾個月就可以開發(fā)成功。他說:“我們即將推出的SATA II SSD主控也將是市場上性能最完整和強大的產品,因為我們是做SSD產品,我們最清楚市場需要什么。” SATA國際組織在發(fā)布SATA Express(10Gbps)標準的同時,還發(fā)布了面向嵌入式固態(tài)存儲的新標準“SATA μSSD”。SATA μSSD標準是面向嵌入式存儲設別而開發(fā)的,其摒棄了常用的SATA接口界面,改用了新的電氣布局,在BGA封裝的芯片內用SiP工藝集成了主控和 NAND閃存,它的主要優(yōu)勢是統一了與主板的接口,不管你采用的是哪家供應商的uSSD,也不管它采用了誰家的主控芯片,都可以直接與主板相連并實現 SATA數據傳輸。uSSD可以說是目前體積最小的SATA存儲方案,非常適合筆記本電腦和平板電腦等移動設備采用。 幾乎在同時,Sandisk就推出了基于該標準開發(fā)的iSSD系列固態(tài)硬盤。SandDisk的iSSD系列固態(tài)硬盤就是基于這種標準而研制的,擁有 8/16/32/64/128GB五款容量,性能方面持續(xù)讀取速度160MB/s、持續(xù)寫入速度100MB/s。均采用了BGA封裝的單芯片設計,長度和寬度僅為20mm和16mm,而高度則根據容量的不同為1.2mm到1.85mm,重量不到1克,可以直接焊接在任何主板上,用于下一代移動計算平臺,并兼容所有現代操作系統。可以稱得上是目前體積最小的SATA固態(tài)硬盤。 不過,楚一兵并不看好uSSD或iSSD的市場前景。他說:“uSSD的最大弱點是存儲容量已經做死了,客戶如果希望進行容量升級,必須用新的uSSD來代替。這意味著客戶必須一次下很大的訂單,SSD廠商才愿意去設計和流片。而今天這樣的客戶并不多,因此我認為uSSD的市場前景不會太好。對大量中小客戶而言,主控+閃存的分立式解決方案更適合它們的需求,因為他們只需添加閃存就可以很方便地增加容量,隨著今天單片NAND閃存容量已做到512Gb,尺寸已經不是很大問題。例如,我們已經做出名片大小的512GB SS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