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汐發電具有資源豐富、儲備量大、可再生等特點,而且環保、無污染,成為開發“藍色能源”的重點。在大力發展海洋經濟的背景下,潮汐發電已經被我國列為“十二五”戰略新興產業規劃中新能源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為裝備制造業進軍戰略性新興產業提供了巨大商機,發展潛力巨大。 潮汐能是一種可再生的清潔能源,同風能、太陽能相比,潮汐能發電量比較穩定,不會產生大的波動,而且潮汐發電不占用耕地資源、不污染環境,成本僅為火電的八分之一,我國的潮汐資源又極為豐富,這些為大力發展潮汐發電提供了充足機遇。 潮汐發電對自然條件和設備條件要求都比較高。潮汐發電是利用有潮汐的海灣、河口等有利地形,通過建筑攔水堤壩形成水庫,在壩中或壩旁放置水輪發電機組,利用潮汐漲落時潮位的落差推動水輪機旋轉,將海水的勢能和動能轉化為電能。此外,由于潮汐發電是以海水為介質,發電設備常年泡在海水中,因此對設備防腐蝕、防海生物附著等方面有嚴格要求。 ![]() 目前,我國的潮汐發電技術整體上處于世界較先進的地位。但整體開發規模和單機容量還很小,水工建筑形式和施工方法還欠先進,電站單位裝機造價高于低水頭水電站,多數潮汐電站社會效益顯著,但不具備與常規電站競爭的能力,是我國潮汐電站存在的主要問題 近幾年來,國家頒布實施了《可再生能源法》等一系列鼓勵可再生能源開發的法規、政策,為海洋能開發利用創造了良好的大環境。據初步統計,全國正在或準備參與海洋能研發的單位有近50個,副教授以上的專家已達160人以上,表明初具規模的中國海洋能研究隊伍已經形成。更為可喜的是,中海油、華能集團、大唐集團、國電龍源集團等國內常規能源集團公司已開始關注海洋能,并且一些民營企業也開始投入其中,這說明,我國海洋能開發呈現出廣闊的發展前景。 ![]() 海洋能資源儲備巨大,環境友好,我們正處在海洋能源開發的新階段。預期在2—3年內建成海島多能互補獨立供電系統1—2個,3—5年內建成100萬千瓦級的波浪能和潮流能實用化電站,10年內研建中型潮汐電站1—2座,隨著海島多能互補獨立供電系統和波浪能、潮流能電站的推廣,到2020年前,我國海洋能開發的總裝機容量有望達到或超過20萬千瓦。 浙江是我國潮汐能資源最豐富的省份之一,據上世紀80年代普查成果統計,浙江可開發的潮汐能資源的裝機容量為879.8萬千瓦,約占全國總量的四成。新出爐的《浙江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規劃》明確,我省將綜合開發包括潮汐能在內的清潔能源。 ![]() 不過,潮汐發電對自然條件的要求比較高。潮汐發電是利用海灣、河口等有利地形,建筑水堤,形成水庫,以便大量蓄積海水,并在壩中或壩旁建造水力發電廠房,通過水輪發電機組進行發電。上世紀80年代,浙江沿海地區就曾經出現過潮汐能利用的高潮。那時候建成的溫嶺江廈潮汐試驗電站,其規模依然排在全國第一。從發電原理來說,潮汐發電和水力發電并無根本差別,但潮汐能源還有許多特殊之處。潮汐電站以海水為工作介質,設備常年浸泡在海水中,對設備防腐蝕、防海生物附著的問題,都需要特別考慮。 網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