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布斯在的時候,盲從Apple只有死;喬布斯不在了,不創新蘋果自己會死。最近BI做出了這樣的分析報告《不要犯錯,iPhone 5決定著蘋果的未來》,里面指出iPhone占據了蘋果凈利潤50%的來源,iPad占據了20%凈利潤的來源,并預言如果此次iPhone 5銷售出現差池,蘋果的下坡路也就來了。事實中,很多分析家也嗅到了這樣的氣息,并把這歸根于喬布斯死后創新不夠的原因。甚至有人預言蘋果的大衰敗比諾基亞要更加迅速,更加徹底。我們知道吊死在一根繩上從來不是企業的求生之道,庫克肯定也心里有數了,所以是時候Apple TV粉墨登場,即將取代過氣的iPhone和 iPad! Apple TV 最近動作 1. 兩天前,Hulu Plus 加入了Apple TV,而之前蘋果一直不把Hulu加入它的流媒體盒子是因為Hulu的業務會跟iTunes直接競爭,到時有了Hulu Plus 8美元每月的訂閱計劃,誰會去買iTunes 30美元一季的電視劇。但是蘋果在考慮一年之后還是決定收購Hulu,把它拉入Apple TV的計劃中。 昨天我們得知Amazon Instant Video 入駐iPad,Amazon Prime 用戶期待這個很久了,在蘋果的封閉花園中,這可是顆比Hulu更大的雜草。不僅源于Amazon全新的按次付費模式,它的價格也比iTunes低很多。按理說,蘋果完全沒理由為Amazon敞開大門,某種程度上,蘋果可以拒絕任何跟自己相似的應用。 但是Amazon還是通過了審核,不過不允許應用內購買,而蘋果會抽取30%的利潤,不過Amazon倉庫模式的利潤有足夠的實力來應付這個抽成。而且這個應用并不支持Airplay鏡像功能,讓蘋果很是放心。 2. 最近蘋果在英國添加了Sky Now TV(小型的Netflix),雖然沒有大動作,但是蘋果在幾天內就把三個主要的內容競爭對手:Amazon、Netflix、Hulu都拉到自己這邊,為自己的利益服務。 Apple TV的轉折點: 這個對于護城河里面的蘋果是個重大轉折點。 既然Hulu在這方面比蘋果有經驗多了,Instant Video 是Amazon的招牌產品、Netflix的Sky Now也不是吃素的,為什么瞬間蘋果態度來了個180度大轉彎?因為Apple TV要來了,蘋果在為它的應用王國奠定基礎! 蘋果對Apple TV的野心一直保持沉默, 但它無疑看到了它的美好將來,庫克雖然說Apple TV只是一個“業余愛好”,但是他也說過:“我們會繼續關注它,因為我們認為它會把我們帶到某個未知的地方。”而現在一個越來越有分量的Apple TV 正在破繭而出,現在的1080p高清播放已經可以接近藍光播放的品質了,重新發布的iOS菜單系統更適合TV全屏;山獅系統最大的升級——桌面鏡像可以被認為是Apple TV的一個新賣點,而且是非常有料的賣點。 它最近接納的內容完全可以幫它更好地應付那些強硬的競爭對手:去年12月Roku擁有超過500個官方頻道,有許多獨家的TV直播頻道和好玩的內容,Xbox 有內容也有游戲。現在蘋果正在不遺余力地豐富這個“業余愛好”,惟一的缺口就只剩游戲了,而這個很好處理。 Apple TV潛力知多少? 130百萬:這是上季度賣出的Apple TV,在過去9個月中,蘋果賣出的Apple TV(400萬臺)比iMacs和Mac Pros 還要多。 6億6千3百萬美元:這是蘋果上季的營收額,就沖著它的Airpot、Time Capsule設備,而且比起iPhone、iPad的高利潤,Apple TV的利潤可不算高。 20億美元:上季度來自iTunes, App Store, iBookstore,iPod附件的營收,這是繼iPad之后增長最快的營收來源,因為在內容銷售和應用內購買會收取30%的抽成,這是棵巨大的搖錢樹。這也許可以解釋為什么蘋果肯欣然接受它的對手了。 過去9個月賣出400萬臺Apple TV,沒有促銷、沒有應用、就是一個單調的設備。如果蘋果開始全面促銷Apple TV,如果蘋果開發SDK,拉入iOS系統中來,這會給蘋果帶來什么?不可想象!但是之于龐大的iTunes用戶,他們只會覺得在這個熟悉的生態圈子里越呆越舒服! 喬布斯曾告訴Walter Isaacson他可以顛覆傳統電視,如果到時Apple TV如此誘人,誰又會拒絕買個100美元的小東西,轉而去買個2000美元的高清互聯網電視? 那為什么蘋果還遲遲不肯動手,唯一的原因就是現在蘋果不知道那個才是決定Apple TV的關鍵——內容還是硬件,現在Hulu Plus. Amazon Instant Video. Sky Now TV, iPad app 還只是Apple TV家庭影院大戰的第一步,6周后,蘋果即將發布iPhone,也許是iPad Mini, 但是到時最大的宣布點將是Apple TV apps, 只有這樣蘋果才回到它的軌道——“創新+深耕輕產品線+高毛利”,這樣的蘋果才像蘋果! Via gizmodo 濟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