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基亞中國昨日確認,諾基亞已經開始在中國架構設置上進行整合,原有的東西南北四個銷售大區已縮減合并成大南和大北兩個區。而微軟公司昨日也傳出進行部分人員裁減。此前在今年5月,全球最大的PC公司惠普宣布全球范圍內削減2.7萬員工。此外RIM、松下、索尼等IT企業紛紛宣布裁員計劃。 全球經濟不景氣狀況正在延續,昨日,全球三大主要評級機構之一穆迪宣布下調意大利長期主權信用評級,稱歐洲不斷惡化的金融形勢可能會導致意大利的借貸成本急劇上升。而在這種大背景下,多家跨國知名企業近日紛紛宣布裁員。 昨日,諾基亞中國區相關負責人對本報記者確認,諾基亞在中國原有的四大銷售區整合成大南區和大北區兩個區,原來四個大區的總部分別位于上海、成都、廣州和北京。整合之后,西區和南區被合并成為大南區,以廣州為中心;而東區和北區則合并成為大北區,以北京為中心。 該負責人表示,此次中國區調整是今年6月諾基亞宣布將在2013年底前在全球裁員一萬人的一部分,當時一起宣布的還包括關閉位于芬蘭、德國和加拿大的組裝工廠,預計將削減16億歐元支出。同時,該人士還表示,此次中國區調整主要是銷售系統,包括一些員工的工作地點將發生變化,也會涉及裁員,但研發和生產系統并沒有受到影響。 現狀:裁員每年可節省上十億美元支出 裁員“瘦身”并非手機巨頭諾基亞公司“獨享”,昨日有消息透露,微軟公司也宣布裁員,涉及廣告部和市場部工作人員,并解釋稱該公司致力于讓業務團隊與關鍵的優先項目相匹配,但人數和地區并不清楚。 而此前黑莓手機制造企業RIM于6月底宣布裁員5000人,這是該公司今年削減10億美元支出計劃的一部分;惠普公司今年5月也宣布將裁員 2.7萬人,占其員工總數的8%左右,此次裁員每年可以為惠普節省30億至35億美元開支;同時,日本半導體制造大廠瑞薩電子公司 (RenesasElectronics)宣布將裁減6000名員工,相當于總人力的15%。 松下公司在已經裁員3.6萬人之后,還將繼續削減公司運營成本,傳將總公司約七千名員工裁一半,以增進經營效率;索尼公司則在今年4月宣布將削減1萬個崗位,占其全球員工數的6%,這是索尼3年來規模最大的一次裁員,也是索尼新任CEO平井一夫上任以來的“三把火”之一。 原因:RIM諾基亞松下索尼均虧損 公開數據顯示,業績大幅下滑是眾多公司裁員的主要原因。數據顯示,RIM第一財季凈虧損5.18億美元,諾基亞最新一個財季巨虧9.29億歐元,而從去年開始,日本多家知名IT企業紛紛陷入窘境。財報顯示,2011財年,松下以7720億日元(約合96.7億美元)創下1918年成立以來的最嚴重虧損紀錄。 索尼公布的財報數字顯示,2011財政年度,該公司凈虧損4566.6億日元(約合57.3 億美元),也創下了該公司的歷史紀錄。 戰國策首席分析師楊群昨日表示,日本多家IT企業業績大幅下滑除了大地震的外部原因外,企業不合理結構,管理臃腫都是主要原因。同時,楊群認為,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IT電子產品更新周期短,不少昔日的業界“大佬”在技術創新和產品創新上缺乏動力,導致在殘酷的市場競爭中被對手趕超。 楊群認為,包括索尼、RIM以及諾基亞公司都是曾經的業界老大,但其在市場上遇到了“后起之秀”蘋果公司,其產品無法與蘋果的同類產品相抗衡,最后導致失利。 學者: 消費疲軟IT首當其沖裁員并非靈丹妙藥 北京安翔泰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黃河愿表示,除了公司的管理經驗以及產品戰略失策外,目前全球經濟下滑的大背景也是導致眾多IT公司業績下滑的另大主因。黃河愿認為,從2008年美國爆發的金融危機到目前的歐債危機,全球經濟尚未恢復元氣,導致全球消費市場疲軟,而IT產品則首當其沖成為影響產業。 楊群認為,如果大環境不好,再加上企業產品沒有競爭力,則直接導致銷售大受影響,業績大幅下滑,在這種情況下,裁員成了企業“瘦身”減負的主要手段,在2008年的金融危機之際,眾多跨國知名企業都曾大幅裁員。 華南理工大學教授藍海林昨日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企業裁員是沒有辦法的辦法。藍海林表示,目前很多企業都在用裁員這一招應對業績下滑等不利因素,但對企業來說,關鍵的不是現在裁員多少,而是企業是否在裁員的基礎上找到了好的解決目前問題的辦法,如果還是照著原來的戰略走,裁員并非“靈丹妙藥”。 裁員公司股價大幅縮水 近日,被披露裁員的各家公司股價也表現不佳,今年以來,索尼股價已從3月份的1800日元跌至當前的1000余日元左右,并在今年6月跌破每股 1000日元大關,為1980年以來30年首次,而松下公司7月12日的股價也大跌,跌幅達3.95%,自去年2月份以來松下股價縮水了近50%。而 RIM公司在過去52周,股價最高為33.54美元,最低價為7.14美元,在過去一年時間里,RIM的市值已經蒸發了近80%。諾基亞股價昨天下跌至 1.88美元一股。 《廣州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