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電子報 MIPS將被收購的傳言還甚囂塵上,卻于近日高調推出了最新一代微處理器核心Aptiv系列產品,包括高端的proAptiv、多線程的interAptiv和緊湊高效的microAptiv,針對家庭娛樂、網絡、移動和嵌入式應用。用心良苦的是這系列產品分別對應競爭對手ARM的Cortex-A、Cortex-R和Cortex-M系列,可謂直面交鋒。 雖然MIPS這些產品以其多線程、多內核架構成就的優異性能超越了競爭對手,但在天下大勢已定的時刻出手是否有些太遲?一些分析師就認為Aptiv的推出有些太晚了,一直耕耘在數字家庭并保有領先優勢的MIPS在這兩年的“緘默”期中錯過了移動互聯這一歷史機遇,ARM卻順流而上成就了歷史上的“輝煌”,以90%的份額搶占了先機。如今ARM早已擁有智能終端龐大的生態體系,MIPS想憑借其新品來撬動ARM的霸主地位難度可想而知。 此外,MIPS還面臨著另一個更大的巨變:公司可能出售,目前MIPS計劃出售的猜測仍沒有消停。記者向MIPS中國區市場總監費浙平求證時,他用“有可能,因為MIPS股東是VC公司”側面證實這不僅是“傳言”。而現在有關收購方傳言最多的是高通、博通等半導體巨頭,還有臺灣開發自有處理器核的晶心科技,而這也會產生不同的結果:如果是被半導體廠商收購,那MIPS的原有客戶如果與這一半導體廠商的業務有重疊的話,必然會心生芥蒂而轉投“他人”懷抱。如果是被晶心收購,則可補齊晶心短板,讓其獲得“跳躍”的動力,處理器核市場格局也將改寫。目前晶心科技正在低端市場發力,已經開發出了N12、N10、N9、N8、N13、SN801等6個IP產品,在處理器指令集優化和工具支持方面也都有所長進,客戶開拓方面也有所進展。但以其目前財力以及MIPS決策層的考量,能否花落其家還難有定論。無論何去何從,MIPS的歸屬都將重新劃分處理器核市場的格局。 當然,MIPS的“獨立”也不是沒有機會。我們知道,雖然目前ARM比MIPS壯大很多,但IC設計公司也需要一個健康的處理器內核供應商的競爭環境,MIPS是ARM之外最有可能的選擇,一來可作為產品差異化的方法,二來也可為和ARM討價還價增加籌碼。Aptiv突出的性能優勢,以及MIPS非常完整的二進制兼容性,絕對有實力與ARM叫板,目前的關鍵是Aptiv能否得到更多廠商的支持。諸如游戲機、機頂盒、工業控制、路由器、汽車等等都是MIPS的機會所在,隨著ARM也開始瞄準中大尺寸的電視市場,MIPS也要盡力保證其在數字電視領域的城池不失,但在移動領域的成敗才能最終決定MIPS的“去與留”。 隨著智能終端市場的風起云涌,處理器市場格局也變得復雜起來。Intel憑借ATOM進入了移動智能終端產品領域,ARM則欲染指服務器、高性能計算等領域。在x86服務器CPU市場,英特爾CPU占據了絕大多數份額,近日AMD也聯合了ARM、德州儀器等公司成立HSA異構CPU系統基金會,意圖在異構計算上與英特爾一絕高下。而在微軟Windows8開始兼容ARM處理器的助力下,ARM也在向桌面處理器進軍。這些較量已然拉開帷幕,MIPS在其中能否改寫“風雨搖擺”的命運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