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發布的中國2012年胡潤少壯派富豪榜中,IT行業仍然是創造少壯派富豪最多的行業。然而一批三十左右的技術男們真正的生活狀態卻沒有那么光鮮,很多80后現在都接近30歲了。在工作了四五年之后,他們一方面面臨身體、精力的突破瓶頸。另一方面,90后的青春風暴又給他們的工作造成了不小的壓力。經濟之聲記者唐明報道。 趙先生,28歲,典型的80后技術男,大學一畢業就扎進了IT業,至今已跳過兩次槽,目前在一家團購網站做研發。經常宅在家里很少運動的趙先生,因為加班已經開始感覺身體吃不消了。 趙先生:“非常多,上一個公司加班非常多,而且多到離譜,那個時候后期基本上是兩三點、三四點才從公司出來。” 不過在外人開來,IT也就是一個賺錢比撿錢還容易的行業。地產資深人士任志強就曾炮轟IT業賺錢容易,比墻倒眾人推的房地產行業的狀況要好得多。 任志強:“中國賺錢最容易的行業就是IT行業,他們賺錢太容易了,這把全國的購房年齡拉了下來,才20幾歲,這遠遠低于英國、日本和美國。” 但在IT從業者看來,這個行業里只有一個扎克伯格,而卻有千千萬萬個默默無聞的工作者。一晃80后們都接近30歲了。在工作了四五年之后,他們一方面面臨身體、精力的力不從心。另一方面,90后的青春風暴又讓他們覺得后生可畏。趙先生說自己已經到了一個瓶頸了。 趙先生:“不可能一直做技術,一定要在三十左右技術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轉,轉到非技術方面,管理或者是其他方面,或者你創業,總之不能一直做,有一個瓶頸或者到達一定程度后就不會再往上漲了。” 不過想通過創業來突破瓶頸并沒有想象那么簡單。李先生今年31歲,算是小有所成,任一家網路游戲公司做產品研發經理,李先生告訴記者,在他眼里創業并不能改變現狀。 李先生:“前景還說不清楚,因為現在好像正好是到了一個轉折期,有很多公司都倒掉了,也有很多新的公司出來,現在好像是正好在一個變化比較多的時候。” 至今還沒有成家的李先生,對于自己的未來,他無奈的說都想提前退休了。 記者:“有沒有對未來職業規劃上的考慮嗎?” 李先生:“盡早還是養老吧,這個行業上班還是挺累的,每天坐在電腦上面,經常性還是會有一些壓力。” 在記者的采訪中,像趙先生和李先生這樣的技術男比比皆是,也許在IT行業浮華的背后,更多的是他們三十不立之后的迷惘甚至悲觀。不過經濟之聲評論員張春蔚給IT男們打氣說,只要技術過硬,有核心競爭力,35歲的IT男也同樣是鉆石王老五。 張春蔚:“我覺得做技術的就怕你把技術做的不專一,就怕你在技術領域當中掌握的核心資源和核心的能量不足,而不是說你自己做技術太過于耽誤。而且35歲之后男性成為第一黃金王老五,這個時候你養家的能力、社會的認可度甚至創業的機會都是倍數級的增長,反而不像大家想象的那么悲觀。” 來源:中國廣播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