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電腦報》2012年第16期 希捷說:固態硬盤永遠不會取代機械硬盤 我反對! @評測實驗室 胡進 前不久,希捷首席執行官Steven Luczo先生在接受福布斯采訪時,透露出了這樣的信息:閃存是一項好技術,但是產品缺乏競爭力,不管你是什么架構的設備,都得依賴大容量存儲的機械硬盤,機械硬盤不會消亡,而固態硬盤永遠別想取掉機械硬盤的位置。這個聲音一發出,瞬間成為網絡上的熱門話題。這聽著似乎有道理,但是在我們看來,未來真的會這樣嗎?我持反對觀點。 論容量,主流固態硬盤明年進TB “NAND閃存是完全無法提供這么高的容量的,未來幾年也做不到”——Steven Luczo 我認為未必是這樣。從1956年IBM推出第一塊機械硬盤以來,單個硬盤的容量從最初的5MB發展到了現在的4TB,容量提升了80000倍,但是完成這個過程整整花費了56年的漫長時間。而NAND型閃存從2003年開始應用到現在大規模的爆發式應用,只花費了9年的時間,容量從最初的16MB發展到了現在的256GB,容量提升了16000倍。 對比這兩個數字,可以看出固態硬盤的成長速度遠高于機械硬盤。實際上從2008年1TB機械硬盤誕生以來,硬盤的容量并沒有出現質的提升,制約機械硬盤發展的盤片磁密度、多碟硬盤的發熱等問題始終都沒有完美的解決方案。即便經過2008年到2012年這幾年的發展,機械硬盤在零售市場的主力仍然是1TB,容量優勢并沒有助力機械硬盤有突破性發展。 而相比閃存,制約它發展的問題逐漸在解決。表面上看閃存發展經過了9年的時間,但是采用閃存的固態硬盤容量從8GB過渡到現在的128GB的主力容量,卻只花費了2年的時間。也許對于很多用戶來說,在2003年用著16MB閃存的時候,一定不敢想象256GB竟然可以這么快走進現實。 所以,我認為按照固態硬盤現有的發展速度,主流固態硬盤的速度增長到512GB或者1TB也是指日可待的事情(廉價的TLC閃存很快就要進入固態硬盤),而且一旦固態硬盤的主力存儲容量達到了1TB的話,機械硬盤的存儲優勢將會消失殆盡。從我們描繪的硬盤速度發展曲線圖來看,固態硬盤傳輸速度的發展速度上早已超過了機械硬盤,而機械硬盤如果在磁密度上沒有新的突破的話,其容量的優勢將會隨著時間推移變得越來越小。 而且根據IDC的預測,2011年企業級SSD市場會有2倍的增長。而到2014年,SSD則會有爆發性增長,這一點和前段時間三星存儲的預測類似。 機械硬盤和固態硬盤存儲速度發展曲線表 比應用,機械硬盤全盤皆輸 “在未來,云服務在內的絕大多數數據仍然得保存在機械硬盤上” ——Steven Luczo 按照Steven Luczo先生所說話,在未來占據應用主力的云服務存儲還是機械硬盤。因為在希捷看來,高容量價格比才是機械硬盤持續存在的救命稻草。但遺憾的是,作為未來的應用主力,云應用固然很重要,但是超極本、平板電腦、手機以及隨身移動存儲等應用的大規模應用,才能真正決定這些存儲設備未來的命運。也許我們上面所說的只能代表消費市場,在服務器市場機械硬盤就一定具有足夠的優勢嗎?答案是否定的。 從服務器廠商的動作來看, IBM已經把SSD存儲當做存儲領域的戰略高地,發布的eX5服務器已經加入了eXFlash閃存技術,通過使用速度更快的固態硬盤來獲得更高的可靠性,降低RAID系統使用的風險,并可以替換掉數百個硬盤和數千條線纜,場地、散熱和后期維護的費用也會隨之降低,按照IBM提供的數據,采用固態硬盤,存儲成本較之以前可以降低97%。所以Steven Luczo先生單獨比容量和購買成本的說法并不成立,他忽略了服務器的維護成本,這是很大一筆投入。 由此來見,僅僅從容量優勢談機械硬盤未來前景有些表象,何況漸成氣候的FC光纖存儲,也會助力固態硬盤在行業領域的發展。 “在不久的將來,SSD將有望在市場上代替HDD而成為主流。” ——三星存儲事業群柳萬葉次長 事實上,更多的用戶嘗到了固態硬盤高速帶來的甜頭,筆記本機械硬盤的平均存儲速度只有80MB/s,而固態硬盤則可以達到220MB/s甚至更高,如果要想獲得和固態硬盤相同的傳輸速度,必須要購買3塊硬盤組建RAID才能達到目的,而且存儲風險增加了三倍。換句話說,如果用多塊固態硬盤(120GB、每塊500MB/s傳輸)組建陣列來實現與頂級機械硬盤(1TB、200MB/s傳輸)相同的容量,那它的性能會把機械硬盤打得找不到北。很簡單,單個機械硬盤要把傳輸速度做到200MB/s(目前機械硬盤的最高水平)的話,容量也做不上去,發熱和高存儲密度下的糾錯能力阻礙了它。所以,從性能體驗來講,固態硬盤現在就已經遠遠地把機械硬盤甩在了后面,而且機械硬盤永遠也趕不上來了。 總結:價格和容量不是問題,應用決定未來 我認為,從現在的應用方向看,固態硬盤無疑是未來存儲的核心,而強大的應用需求和巨大的市場消費空間,將會有更多的新技術出現在固態硬盤上,不管是閃存制程還是存儲算法都會得到質的飛躍(例如很快普及的TLC固態硬盤,或者還會有QLC……),容量問題不會成為制約固態硬盤發展的瓶頸所在。 所以,一旦市場有強烈的應用需求,巨大的利潤空間一定會引領固態存儲技術的迅猛提升,這一點根本不用擔心。從這個角度去說,大家擔心的固態硬盤容量、擦寫壽命問題都能夠得到解決,到那個時候,存儲密度無法實現質變從而失去最后優勢的機械硬盤也就會正式退出歷史舞臺。 本篇文章出自《電腦報》2012年第16期(2012年04月23日出版)評測實驗室周刊 |
SSD價格一直在降 三星830 64G現在才450,鎂光M4 128G也降到905...除了容量倒沒什么遺憾了。不過以后的TLC顆粒壽命據說只有MLC的1/20... |
技術的進步,從來都是不以利益集團的意志為轉移的,嘿嘿! |
SSD擦寫壽命問題才是最致命的,為什么不比較呢?相信你是買硬盤主要是為了存儲,不是為了比速度. |
性價比和使用壽命是我們比較關心的,閃存固然是好,不過擦除壽命有待改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