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加坡《聯合早報》最新報道,英偉達首席執行官黃仁勛在近日接受采訪時明確表示,由于美國政府對Hopper架構H20芯片的出口限制,公司正在重新評估其在中國市場的戰略布局,并確認未來將不再推出基于Hopper架構的任何芯片產品。這一表態標志著英偉達在高端AI芯片領域對華策略的重大轉向。 政策限制成導火索,Hopper系列“斷供”中國 黃仁勛指出,美國政府于2025年4月正式禁止英偉達在未經出口許可的情況下向中國市場銷售H20芯片。該芯片是英偉達在現有法律框架下唯一允許對華出口的高性能AI芯片,但其性能僅為Hopper架構旗艦產品H100的三分之一。此前,英偉達曾通過推出閹割版芯片(如A800、H800)試圖規避管制,但隨著美國政府對芯片出口規則的持續收緊,此類“特供”策略已難以為繼。 “Hopper架構已無法再調整。”黃仁勛在采訪中坦言,由于技術限制和政策風險,英偉達決定終止該系列芯片對華供應,并停止后續產品的研發。這一決定將直接影響中國云計算、人工智能及自動駕駛等領域的企業,這些企業長期依賴英偉達的高性能GPU進行模型訓練和推理。 戰略調整背后:市場份額與政策壓力的博弈 近年來,英偉達在中國市場的占有率正面臨本土企業的強勁挑戰。華為昇騰系列芯片已實現量產,性能接近英偉達H20,并計劃于2025年下半年大規模替代進口產品。此外,中國互聯網巨頭(如字節跳動、騰訊、阿里巴巴)自2024年起加速囤積H20芯片,一度導致英偉達交貨周期延長至四周以上。然而,隨著美國政府對H20出口的全面限制,英偉達在華業務正面臨“無貨可賣”的困境。 分析人士指出,英偉達的表態既是應對政策壓力的無奈之舉,也是對市場份額流失的被動防御。據市場研究機構預測,若Hopper系列徹底退出中國市場,英偉達每年將損失至少200億美元的潛在收入。 全球市場“再平衡”:中東成新增長極 為彌補對華業務缺口,英偉達正加速向中東市場傾斜資源。2025年5月,美國政府批準英偉達向沙特阿拉伯Humain公司出售1.8萬塊以上AI芯片,并支持其與阿聯酋合建AI數據中心。此外,英偉達計劃年均向阿聯酋出口50萬塊芯片,以鞏固在中東地區的技術領導地位。 黃仁勛強調,英偉達將通過“全球市場再平衡”策略降低對單一市場的依賴,但未透露是否會推出替代Hopper架構的新產品。業內人士猜測,英偉達可能加速推廣基于Blackwell架構的下一代芯片,但該架構是否會被納入對華出口管制尚不明朗。 中國國產替代加速,華為昇騰或成最大贏家 英偉達的退出為中國本土芯片企業提供了歷史性機遇。華為昇騰芯片已在國內多個超算中心和AI實驗室實現規模化部署,其生態合作伙伴超過200家,覆蓋金融、醫療、交通等領域。此外,中國政府正通過“東數西算”工程和專項補貼政策,推動國產AI芯片的研發與應用。 外交部發言人林劍此前表示,美國將經貿科技問題政治化、泛安全化的做法嚴重阻礙全球半導體產業發展,最終將反噬自身。而英偉達的表態則進一步印證了這一觀點:在全球化深度融合的今天,單邊主義和科技霸凌只會加速技術脫鉤,并推動中國構建自主可控的產業鏈。 結語:全球AI芯片格局生變 英偉達終止Hopper系列對華供應,既是中美科技博弈的縮影,也是全球半導體產業鏈重構的信號。隨著中國本土企業的崛起和區域化供應鏈的加速形成,未來AI芯片市場的競爭將更加多元化。而英偉達能否在中東等新興市場復制其在中國市場的成功,仍有待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