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高通公司(Qualcomm Incorporated)發布2025財年第二財季(截至2025年3月30日)財報。財報顯示,高通當季實現營收109.8億美元,同比增長16.9%,超出分析師預期的106.5億美元;凈利潤達28.1億美元,同比增長20.6%,調整后每股收益為2.85美元,高于市場預期的2.82美元。公司營業利潤率達28.4%,自由現金流利潤率達21.3%,市值穩居1613億美元,展現出強勁的財務表現與市場競爭力。 核心業務亮點:芯片銷售驅動增長,手機市場份額提升 高通本季度營收增長主要得益于其核心業務部門——高通技術許可公司(QTL)與高通CDMA技術集團(QCT)的協同發力。其中,QCT部門(涵蓋芯片銷售與設備服務)收入達93.4億美元,同比增長18%,成為營收增長的主要引擎。 · 手機業務:作為高通的核心收入來源,手機業務收入達69.3億美元,同比增長12.1%。這一增長主要受益于高通在三星Galaxy S25系列中的芯片份額大幅提升(從70%提升至100%),以及中國高端安卓市場對驍龍8 Gen 3等旗艦芯片的強勁需求。盡管全球智能手機市場整體出貨量僅增長1.5%,但高通通過技術優勢與市場份額擴張,成功抵御行業下行壓力。 · 汽車業務:汽車業務收入達9.6億美元,同比增長59%,連續第七個季度創歷史新高。高通與寶馬、蔚來、極氪等全球30家車企達成新設計合作,涵蓋駕駛艙、ADAS及自動駕駛領域,14款商用車已搭載驍龍數字底盤解決方案。高通預計,2025財年汽車業務將繼續保持50%以上的高速增長。 · 物聯網業務:物聯網業務收入達15.8億美元,同比增長27%,主要得益于智能眼鏡(如驍龍驅動的Ray-Ban Meta眼鏡)、工業傳感器及邊緣AI設備的廣泛應用。高通通過收購Edge Impulse和FocusAI,強化了工業物聯網的技術組合,提升了邊緣AI的模型優化與部署能力。 技術授權業務穩健,專利組合持續賦能 高通技術許可公司(QTL)本季度收入達13.2億美元,同比增長13%,息稅前利潤率保持在69%-73%的高位。盡管與華為的許可協議到期導致QTL收入增長受限,但高通通過與中國小米、OPPO、Vivo等廠商的新協議,以及與蘋果、三星、傳音等廠商的長期許可協議,有效彌補了部分損失。高通強大的專利組合在5G、AI及連接技術領域的核心地位,持續為其貢獻穩定現金流。 多元化戰略深化,AI與5G技術引領未來 高通首席執行官克里斯蒂亞諾·阿蒙(Cristiano Amon)表示:“本季度業績再次證明,高通通過多元化戰略與技術領導力,正在從手機芯片供應商轉型為多領域技術領導者。” · 5G與AI融合:高通推出Qualcomm X85 5G調制解調器-射頻平臺,集成AI能力,支持安卓智能手機與固定無線接入(FWA)設備的高速連接。Dragonwing Gen 4 Elite平臺通過5G Advanced技術提升網絡性能,適用于家庭、工業與企業場景。 · AI PC市場布局:基于驍龍X平臺的設備已有超85款在生產或開發中,目標2026年實現100款商業化。高通與微軟Copilot+的集成,使其成為英特爾和AMD在AI PC領域的有力競爭者。 · 生態合作擴展:高通與IBM、Palantir合作,將生成式AI和本體能力引入邊緣設備,拓展AI在工業物聯網與企業市場的應用。此外,高通收購VinAI的生成式AI部門Movian AI,進一步增強了其在邊緣AI算法領域的實力。 短期挑戰與長期信心并存 盡管本季度業績超預期,但高通對2025財年第三季度的指引相對保守,預計收入為99億-107億美元(中間值103億美元),低于分析師預期的103.3億美元。公司表示,這一指引主要反映了對智能手機需求與貿易環境(尤其是關稅)的謹慎預期。首席財務官阿卡什·帕爾基瓦拉(Akash Palkhiwala)強調,高通多元化的全球供應鏈將有助于緩解潛在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