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TA(Over-The-Air)升級作為一種無損失的系統升級方式,能夠遠程將新功能部署到產品上,極大地提高了設備的可維護性和可擴展性。除了通過網絡直接下載OTA升級包外,我們還可以通過將升級包下載到SD卡或U盤后,再對設備進行本地升級。 本文將基于飛凌嵌入式RK3568開發板,詳細介紹OTA升級的流程,特別是本地升級程序recovery的執行流程及技術細節。 一、制作recovery.img 首先,我們需要制作recovery鏡像。recovery相關的源碼位于buildroot/output/OK3568-recovery/build/recovery-develop目錄下。 源碼修改與編譯
燒寫recovery.img 將生成的recovery.img文件燒寫到設備的指定分區。具體操作通常是通過設備分區表,勾選對應的recovery分區(如分區9),選擇recovery.img路徑,然后點擊執行燒寫操作。 ![]() 為了驗證升級是否成功,我們需要對boot.img文件進行修改。boot.img文件存放有設備樹和內核,我們可以通過修改設備樹來實現升級效果。 修改設備樹文件 修改/OK3568-linux-source/kernel/arch/arm64/boot/dts/rockchip/OK3568-C-common.dtsi文件,對forlinx_control節點進行如下修改,以默認只打開HDMI輸出,關閉MIPI和LVDS輸出: / { model =“Forlinx OK3568-C Board"; compatible ="forlinx,ok3568","rockchip,rk3568-evb1-ddr4-V10","rockchip,rk3568"; forlinx control { status ="okay"; video-hdmi ="hdmi"; video-mipi-edp ="off"; video-lvds-rgb ="off"; };修改package-file文件 根據升級需求修改/OK3568-linux-source/tools/linux/Linux_Pack_Firmware/rockdev/package-file文件。 本例中以更新boot.img為例,所以將其他.img文件注釋掉。用戶可以根據實際產品更新需求對該文件進行調整。 ![]() 重新編譯內核 修改完設備樹后,需要重新編譯內核以生成新的boot.img文件。 ![]() SD卡或U盤升級 將SD卡或U盤默認掛載到RK3568開發板的/run/media目錄下。將update.img鏡像文件拷貝到開發板的/userdata目錄下。重啟開發板后,系統將自動檢測該目錄下的升級包并進行升級。 FTP服務器升級 在RK3568開發板端執行相應命令,將FTP服務器上的升級包文件拷貝到開發板進行升級。 下載完成后,使用update ota /userdata/update.img命令進行升級。 升級過程中設備將會進入recovery模式,并進行自動升級。升級成功后,設備將進入正常系統(normal系統)。 ![]() 燒寫默認出廠鏡像文件 將RK3568開發板上電,串口終端按住空格鍵進入uboot選屏界面。燒寫默認出廠鏡像文件后,觀察現象:默認開啟HDMI、MIPI和LVDS三個輸出。 ![]() 燒寫升級包鏡像文件 燒寫升級包鏡像文件后,觀察現象:只有HDMI顯示開啟,其他兩個輸出被關閉。這驗證了升級操作的成功性。 ![]() 打包update.img固件
misc分區
userdata分區
通過以上步驟和注意事項,我們可以成功地在OK3568-C開發板上實現OTA升級操作,并驗證升級效果。希望本文能夠對大家在OTA升級方面的項目開發有所幫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