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北京和廣東兩地紛紛發布重點工程計劃,將半導體產業作為發展的核心驅動力,旨在通過一系列重大項目的實施,加速推進半導體產業的創新與升級,進一步鞏固和提升兩地在全球半導體產業鏈中的地位。 北京市于近日正式發布了2025年“3個100”重點工程計劃。該計劃涵蓋了100個重大科技創新及現代化產業項目、100個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和100個重大民生改善項目,總投資額高達約1.4萬億元。在科技創新及現代化產業項目中,半導體項目占據了重要地位。據全球半導體觀察統計,上榜的集成電路類項目包括DRAM存儲器技術示范線項目、北電集成12英寸集成電路生產線項目、光電子芯片及器件制造基地項目等。其中,北電集成12英寸集成電路生產線項目總投資330億元,規劃總產能5萬片/月,主要面向顯示驅動、數模混合、嵌入式MCU等領域。此外,DRAM存儲器技術示范線項目也已進入試運行階段,標志著北京市在半導體存儲器領域取得了重要進展。 與此同時,廣東省也發布了《廣東省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2025年行動計劃》。該計劃明確了到2025年初步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的總體目標,并將半導體產業作為重點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廣東省將加大研發投入,攻克芯片設計、制造工藝等關鍵核心技術,提升集成電路自主可控水平。同時,廣東還將加快華潤微、方正微、粵芯、增芯等重大項目的建設和產能提升,補齊集成電路制造、先進封測等短板,大力發展材料及裝備產業。 具體來看,廣東省內的半導體項目進展迅速。華潤微電子深圳12英寸集成電路生產線項目已于2024年12月31日順利實現通線投產,該項目將主要生產40-90nm工藝的功率IC和MCU等產品,廣泛應用于新能源汽車、光伏發電等多個領域。粵芯半導體三期項目也于2025年1月2日正式通線,標志著廣東省在半導體技術創新和產能建設方面取得了堅實進展。此外,廣州增芯科技12英寸晶圓制造產線也于2024年12月31日投產,首批產品良率達99.7%,展現了廣東省在半導體制造領域的強勁實力。 北京和廣東兩地的半導體產業重點工程計劃,不僅聚焦于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還注重完善產業鏈生態和提升整體競爭力。北京市通過“3個100”重點工程計劃,加快完善集成電路創新生態,做優做強新能源汽車產業等戰略性新興產業。而廣東省則通過實施“廣東強芯”重大科技工程,在關鍵材料、器件、軟件、裝備等方面取得突破性成果,打造全國集成電路“第三極”。 值得一提的是,兩地的半導體產業項目均呈現出高投入、高產出的特點。例如,北電集成12英寸集成電路生產線項目和華潤微電子深圳12英寸集成電路生產線項目,均投資數百億元,旨在形成大規模的半導體芯片生產能力。這些項目的實施,不僅將推動兩地半導體產業的快速發展,還將為中國的半導體產業注入強大動力,助力中國在全球半導體市場中占據更有利的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