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鋰離子電池相比,鈉離子電池因成本較低、供應鏈更具彈性而備受關注。盡管擁有巨大潛力,鈉離子電池的商業化仍面臨諸多挑戰。拋開材料價格可能較低這一優勢不談,其單位儲能成本仍然偏高,這可能限制該技術的大規模商業應用——除非在研究上取得關鍵突破。 美國斯坦福大學的一項研究評估了鈉離子電池的技術與經濟潛力,并針對能源轉型中的“構建什么、在哪里創新以及如何投資”提供了具體建議。研究測試了6000多種場景,旨在描繪鈉離子電池競爭力的潛在發展路線圖。 為了在價格上具備競爭力,尤其是與低成本鋰離子磷酸鐵鋰電池競爭,該研究強調了幾條關鍵開發路徑。首先,需要在不依賴關鍵礦物的前提下提升能量密度。具體而言,開發商應以追趕鋰-磷酸鐵電池的能量密度為目標,同時避免使用鎳等昂貴金屬。目前,多數領先的鈉離子電池設計依然依賴成本較高的金屬材料。 此外,研究指出,市場力量與供應鏈條件可能進一步削弱鈉離子電池的競爭力。例如,若鋰離子電池價格持續維持在接近歷史低點的水平,鈉離子電池在未來十年內的價格優勢將受到更大的限制。 《每日科學》網站(www.sciencedaily.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