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Digikey 作者:Hailey Lynne McKeefry 不用水晶球我們也能預測到人工智能 (AI) 將繼續改變電子制造業。有人說人工智能將對工人的效率產生積極影響,也有人擔心人工智能會帶來不可預見的挑戰。無論如何,事情正在迅速發生變化。 采購領導可能會發現,人工智能尤其有助于更準確、更高效、更快速地完成任務,使他們能夠更加專注于戰略性活動。借助大量的實時數據,他們能夠靈活地降低風險,關注供應商之間的互動,并適應不斷變化的市場條件。 美國的人工智能采購支出居全球首位 在全球范圍內,人工智能在采購領域的應用正在快速增長,預計 2033 年的價值將從 2023 年的 19 億美元增至 226 億美元1。這意味著在預測期內 (2024 - 2033) 的復合年增長率 (CAGR) 將達到驚人的 28.1%。2023 年,采購市場中的人工智能軟件相對于硬件已占據主導地位,市場份額超過了 69.5%。去年,北美市場占據了最大份額,占 2023 年總份額的 38%(圖 1)。 ![]() 圖 1:2023 年,在快速采用和技術進步的推動下,北美采購領域的人工智能收入將達到 7 億美元。(圖片來源:Market.us) 其他的消息來源也印證了這些令人樂觀的發展。根據人工智能咨詢公司 Zipdo 的研究,57% 的專業采購人士認為,到 2025 年人工智能將對該行業產生重大影響。2 已有超過三分之一的企業組織在一定程度上使用了人工智能。采購部門正在引領這一潮流,預計在未來兩年內,人工智能在這一領域的應用將增加 55%。 進行采購工作 根據 Airbase 的一項調查,人工智能的應用將會迅速增長,而且已有 96% 的專業采購人員在日常工作中使用了人工智能。最常見的使用案例包括: · 市場情報收集和分析 (77%) · 數據的自動錄入和處理 (74%) · 預測分析(57%) · 庫存和供應鏈物流優化(53%) · 供應商風險管理(52%) · 合同分析與管理 (42%) · 供應商選擇和談判流程自動化(36%) 對于人工智能目前能夠完成的最常見任務來說,人工智能的采用率超過 97% 在不久的將來將成為現實。3 各企業組織普遍計劃將人工智能用于采購領域最常見的人工智能應用中(圖 2)。即使在選擇供應商時,用的最少的人工智能功能也在所有受訪者的待辦事項清單上,只有少數例外。 ![]() 圖 2:各企業組織普遍計劃將人工智能用于采購領域最常見的應用中。(圖片來源:Airbase) 生成式人工智能 與此同時,人工智能技術將不斷進步,進一步提高電子設備制造商的采購能力。例如,生成式人工智能 (GenAI) 可以從大量數據中學習,并根據提示或輸入模仿數據創建新內容。其結果可能是人類語言、編程語言、藝術、化學、生物學或任何復雜的學科。市場研究公司 Gartner 認為,對于專業采購人員來說,在代理推理、多模態和人工智能代理方面的進步最有可能影響采購方式。 顧名思義,GenAI 中的代理推理允許采購系統進行模仿人類認知的高級決策過程。復雜的采購場景需要人工干預,但人工智能可以結合各種來源的數據并對其進行分析,從而快速、準確地做出明智的決策。 多模態是指人工智能整合、處理多種格式數據(如文本、圖像和音頻)的能力,且有望使 GenAI 的功能對用戶來說更加直觀。采購部門將能夠收集、分析更多樣化的信息源,從而獲得更全面的洞察力,制定出更明智的業務戰略。 人工智能代理可自動執行任務,并代表人類做出決策。這些代理可以執行基本的采購功能和活動,使專業采購人員能夠騰出手來解決問題或執行復雜的任務。 雖然提高生產力的潛力顯而易見,但隱私問題依然存在。原始設備制造商必須努力應對不斷變化的數據管理方法和隱私政策、實踐,以確保其實施的人工智能具有適當的保障措施。2025 年,圍繞這一問題的活動可能會很多。 隨著人工智能的發展,無疑將繼續加強供應鏈中的采購活動。不久的將來,“機器”買家將成為常態,采購團隊就可以專注于供應鏈中的戰略和關鍵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