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改革委發布了關于提高成品油價格的通知,油價飚升已經突破了不少人的心理防線(自3月20日零時起,將汽、柴價格每噸均提高600元,全國90號汽油和0號柴油價格平均每升分別提高0.44元和0.51元,北京93#汽油調整后價格或為8.29元/升)。在車主齊呼“傷不起”的同時,大家紛紛將目光投到了電動汽車上面。而政策對電動汽車總顯得有些過于“照顧”。 “十二五”規劃要求:“我國2015年電動汽車應用規模將達到50萬輛。為適應電動汽車發展要求,國家電網將在此期間建設充換電站2351座,充電樁22萬個”。22萬個充電樁僅僅國內邁開電動汽車的第一步,充電樁的普及帶給人們對電動汽車更大的想象空間。 我們再來看《北京市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補貼試點方案》,到2012年底,北京市計劃推動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3萬輛,其中純電動汽車2.3萬輛,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7000輛,并配套完成3.6萬個充電樁及100個快速充電站建設。為此,北京市將按照電池3000元/千瓦時給予補助,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最高補助5萬元/輛,純電動乘用車最高補助6萬元/輛。這意味著,在北京購買新能源汽車將獲得最高12萬元的兩級財政補貼。同時,購買者或許還將享受不搖號、不限行、不納稅(國家代付)的特殊優惠。 “電動汽車從過去看只是過往的一陣風”。美國版《電子系統設計》專家William Wong說道:“盡管如此,電動汽車最終一定會流行起來。它們有一定局限,但可以提供許多新的設計理念,因為電機和電池位置要比汽油發動機和動力傳動系統更加靈活。”當然大家都知道,電動車最大的優勢在于綠色無污染的電力驅動。在全球節能減排的呼聲下,電動汽車吸引著無數人的眼球。 雖然電動汽車相比傳統汽車有很多無法比擬的優勢,但存在的挑戰卻不容忽視。 首先,國內企業缺少自主知識產權產品。同時,國外汽車零部件公司卻在中國積極申請專利;其次,缺少滿足汽車行業質量控制體系的本土供應商,主要元器件,如電機和電池控制芯片仍然受制于國外企業;最后,新能源汽車中的電池問題,包括如何改善電池的充電時間、使用壽命、減輕電池的重量、增加電池的續航能力等,一直得不到明顯改善。這些都是新能源汽車行業不得不面對的問題。 同時,在涉及充電接口、通信協議、充電站安全等一系列重要問題時,盡管政府部門已經在著手制定相關標準,但統一的行業和國家標準出臺仍需時日,導致目前許多車廠都處于各自為政的混亂狀態,從而限制了大規模生產,也給最終用戶帶來諸多不便。 “指望新能源汽車在短時間內迅速普及的想法是‘不切實際’的”。NXP公司汽車電子事業部業務發展總監李曉鶴認為,這將是一個涉及從動力電池性能和壽命的提升,成本的下降和制造一致性的提高,到整車控制系統的改進和安全性的提升,一直延伸到基礎設施和智能電網的建設,商業模式探索,最終到消費者購買和駕駛行為習慣轉變的整個生態系統的巨大轉變。 一面是能源枯竭加政府扶持,一面是技術標準與電池瓶頸,電動汽車的市場可謂機遇與挑戰并存。那么,未來十五年,電動汽車是不是會迎來一個新的春天?使電動汽車在我們普通家庭中普及呢?《電子系統設計》對此在網上做了調查,70%的網友對電動汽車表示樂觀,他們認為未來十五年,電動汽車能夠普及。另外30%的網友對電動汽車在十五年騰飛并不抱信心。 以下是網友的精彩評論: 來源:電子工程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