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T即將下調,德國PV市場的成功將取決于基于市場的ROI 作者:Henning Wicht博士 據IHS iSuppli公司,盡管德國政府計劃削減新安裝太陽能的補貼,但2012年該國的部分市場領域仍將對光伏(PV)有吸引力,投資回報率(ROI)仍足以吸引對住宅光伏系統的金融支持,甚至對一些大型系統的金融支持。 如果成本不超出特定水平,即使上網電價補貼(FIT)降低,住宅領域仍可能提供可觀的投資回報。德國是全球最大的PV市場,FIT政策對其太陽能產業的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2月初,德國的環境部與經濟部聯合提出建議要削減FIT,并簡化整個電價體系。雖然該建議仍需德國議會和上院的審批,但有可能得到通過。 降低FIT意味著2012年德國光伏市場能否成功,將取決于其能否在自由市場條件下,實現有吸引力的投資回報率,而不能再依靠政府的扶持政策。為了證明投資的正確性,那些安裝太陽能系統的人自己必須比以前承擔更多費用,或者通過自己消費電力,或者向他人賣電。盡管這可能降低德國太陽能裝置的投資回報率,但預計回報仍能保持足夠的吸引力,吸引到金融支持。 降低FIT 新建議要求從3月9日開始降低電價,并把應用種類簡化到三個。新電費不包括對自已消費太陽能裝置產生電力的任何獎勵。 按系統規模細分的電費如下: * 10kW以下的系統:包括住宅屋頂但不包括農舍(farm houses)屋頂,每千瓦時(kWh)的FIT為19.5歐元。 * 1000 kW以下的系統:包括大型屋頂,FIT將為每千瓦時16.5歐元。 * 10MW以下的系統:包括大型屋頂與地面安裝,FIT將為每千瓦時13.5歐元。 根據新方案,10MW以上的大型系統從3月9日開始將得不到任何FIT。另外,從2012年5月1日開始,每千瓦時電費將每月下降0.0015歐元,代替每年通常在1月降低FIT的做法。 將引入所謂的市場整合模式,根據這種模式,10kW以下系統的每年發電量中,將只有85%獲得FIT。對于其它所有系統,將有90%的發電量獲得FIT。這條主要影響PV電場的機構投資,將促使光伏電場走向本地消費或者與買家簽署購電協議。 對于2012和2013年,德國政府確認的年度安裝目標是2.5-3.5GW,從2014年開始,該目標將每年下調400MW。表2所示為德國環境部所建議的FIT體系。 ROI不斷下降,但對于住宅領域仍有吸引力 在FIT調整之后,IHS iSuppli公司的計算結果顯示,如果系統價格為1850歐元/kW,即使取消自我消費獎勵,德國住宅系統仍能達到10%的股本(20%)投資回報率。由于德國市場的價格已經降到這樣的水平,住宅領域將繼續提供有吸引力的投資條件,盡管政府降低FIT。 但是,對于最高達1000kW的大型屋頂系統來說,能否實現一定的投資回報將取決于本地能夠消費多少所發電量,或者能夠通過購電協議出售多少電量。以自己消費大約30%所發電量的超市或者工廠為例,如果系統價格不高于1400歐元/kW,則太陽能系統的投資回報率可以達到10%。但這種情形接近目前所能達到的極限水平。 另一方面,如果光伏發電量不能本地消化或者完全由FIT補貼,則系統價格必須下降,才能使投資回報率保持穩定。對于大型屋頂,系統價格必須降到1250歐元/kW,股本回報率才能達到10%的低限。 對于地面安裝,要想達到正的投資回報率,價格應該在1050歐元/kW,預計2012年還降不到這樣的水平。同樣,如果光伏發電量能夠通過購電協議(PPA)以0.1歐元/kWh的價格出售,并且價格與每年4%的平均電價漲幅掛鉤,則適合投資的系統成本是1250歐元/kW。與固定FIT相比,經過通貨膨脹調整的PPA不久可以使這種商業模式變得可行。 表3所示為要得到10%的股本投資回報率,需要系統價格達到什么水平。 投資理由 德國光伏市場的未來增長情況面臨的一個主要疑問是,在投資回報率不斷下降的情況下,投資者還有多大興趣。投資回報率是否真的必須達到10%,才能吸引投資者光顧? 2008和2008年,德國光伏投資的回報率為7%和8%。假設投資回報率是7%,而不是10%,則大型屋頂光伏系統的成本可以是1500歐元/kW,而這個條件在今天就能達到。 投資者是否愿意接受這么低的回報率?答案是肯定的,盡管他們的興趣不會像以前那么高漲。即使投資回報率降到7%,德國的光伏投資預計仍可吸引到金融支持。 確實,考慮到新的FIT機制將明顯影響德國的工程總承包(EPC)公司,發電并把電力輸送到電網的傳統光伏商業模式將來必須調整,并重新轉向以本地消費和購電協議為主。為了增強投資理由,EPC公司必須重視本地消費或者PPA。無疑,開發大型光伏項目的代價將更加高昂,因此系統硬件(模組與逆變器)的成本必須下降。 只有最低的系統價格才會得到接受,而且歐洲供應商有責任提供有競爭力的低價格。歐盟生產的模組價格是每瓦0.75歐元,要比中國一線及二線供應商的價格0.65歐元貴20%。 政府目標帶來市場不確定性 德國政府證實的目標是每年新安裝容量為2.5-3.5GW,這對于光伏產業是壞消息。為了加強自己的地位和把市場壓縮到這個目標范圍,德國環境部有意獨攬改變FIT的權力,不與其它部門協商,也不需得到議會和上院的同意。根據這個條款,環境部將能夠臨時通知把FIT降到任何水平,這肯定會給所有投資者帶來不確定性。 FIT下調和潛在波動已經嚴重影響大型屋頂與地面裝置,這是德國三個光伏市場領域中的兩個。 光伏產業將如何擺脫困境? EPC公司應該從政策激勵向自由市場機制,包括電力購買協議和本地消費。一旦供應鏈,尤其是EPC公司,調整了服務,則大型安裝就能再度活躍。從空間與屋頂來看,德國光伏市場并不是非常飽和,據目前的粗略估計,只有10%的適宜屋頂安裝了光伏系統,因此具備額外的增長空間。 Henning Wicht博士是IHS公司的PV先進產品總監。對于垂詢本文的媒體,請聯系編輯總監兼公關經理Jonathan Cassell,其電子郵件地址是:jcassell@isuppli.com。對于非媒體垂詢,請聯系:analystinquiries@isuppli.com。 如欲進一步了解該主題,請參閱IHS iSuppli公司的報告: “German Solar Market Will Remain Attractive for Residential Investments Despite Cuts in Government Incentives.” 更多信息,請訪問: http://goo.gl/05WA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