鋰是推動可持續技術的關鍵元素,對鋰的需求正在迅速增長,但目前的方法使全球高達75%的富含鋰的咸水資源無法利用。 有人預測,最早在2025年,全球鋰供應就可能供不應求。但一項名為EDTA輔助松散納濾(EDTA-aided loose nanofiltration,EALNF)的創新技術為鋰加工設定了新標準。該技術獨特之處在于同時提取鋰和鎂,而不是像傳統方法那樣將鎂鹽作為廢物處理,使鋰提取更加智能、快速和可持續。 這項工作由東南大學—蒙納士大學蘇州聯合研究生院(Monash Suzhou Research Institute)和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共同領導,有望滿足對鋰不斷增長的需求,并為更可持續和高效的提取實踐鋪平道路。 發表在《自然可持續發展》(Nature Sustainability)雜志上的研究表明,這種創新方法可以有效地從含鎂量高的低品位鹵水中提取鋰。這項創新的核心是一種納米過濾技術,它使用選擇性螯合劑將鋰與其他礦物質分離,尤其是鎂。鎂通常存在于鹽水中,難以去除。 該技術還能將剩余的鎂轉化為有價值的高質量產品出售,減少了浪費及其對環境的影響。 除了其先進的效率外,EALNF系統還帶來了創新,以解決與鋰提取相關的主要環境問題。不同于消耗干旱地區重要水資源的傳統方法,該技術能夠產生淡水作為副產品。 研究人員強調,該系統非常靈活,適用于大規模使用,這意味著它可以迅速從測試擴展到全面的工業化運行。 《賽特科技日報》網站(https://scitechdaily.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