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某公司,主要生產氣動元件及線軌產品等,現場使用的是臺灣和日本生產的中型雙主軸斜床身數控車床,FANUC 0I MF-PLUS的數控系統,單機人工操作多臺設備。 困境 1.批量加工軸類回轉體零件,產品尺寸超差與否無法有效監控; 2.人工測量尺寸耗時耗力且不精準,測量數據一致性不好; 3.加工后產品尺寸有余量手工補償再加工效率及精度低; 4.刀具磨損很難監控到位; 5.測量數據無法輸出反饋; 6.量測抽檢占機時間長停機次數高; 7.紅外測頭雙主軸測量過程中信號有干涉。 解決方案 配置:采用中圖儀器PR40無線電觸發測頭,一機2套,測針長度50mm,測球直徑2mm,(無線電觸發測頭優點:傳輸工作范圍長15M,一機內多個測頭使用互不干擾,且不受遮擋),同時配置發那科雙軸定制測量宏程序。 ![]() PR40無線電觸發測頭+CRMI接收器 ![]() 加工測量流程 1.現場操作工根據所加工產品人工上料裝夾; 2.調用編程員事先串聯好的加工NC程序和測量宏程序; 3.啟動機床先調刀具加工完產品預加工部位; 4.啟動機床旋轉沖洗測量位置; 5.調用測頭,每個軸單獨調用自己的測頭,雙主軸上無線電測頭測量信號互不干涉,相互獨立測量。測量產品關鍵尺寸外徑,把測量完數據和理論數據做比對,尺寸合格則正常結束,超差報廢則刀補完直接報警停機檢查確認,超差但還可再加工則刀補一次調用精加工刀具二次加工,隨后加工結束后再調用測頭檢查確認尺寸,直至加工合格。 6.加工產品雙主軸同步交換下道工序; 7.測量數據輸出保存于系統變量中以便操作員查看確認; 8.加工結束卸料。 1.產品的合格率明顯上升; 2.同批次加工產品的尺寸一致性效果明顯; 3.減少了過程檢測異常停機時間; 4.自動檢測刀具補償避免了人工操作的失誤; 5.操作人員的勞動強度降低; 6.測量數據直接輸出方便了操作人員查看; 7.雙主軸測頭信號相互不干擾便于獨立測量; 8.雙主軸測量使的兩軸工序交換連貫化。 |
圖片3.jpg (73.96 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