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科廷大學領導的新研究發現了如何使更多分子粘附在微小納米晶體表面,這一突破有望改進日常技術,讓我們獲得更亮的電視屏幕、更好的醫療診斷技術和更高效的太陽能電池板等等。 該研究調查了硫化鋅納米晶體的形狀如何影響被稱為配體的分子粘附在表面的程度。在各種重要技術中,配體在控制硫化鋅納米晶體的行為和性能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研究發現,與納米點和納米棒等其它形狀相比,納米薄片更平坦、更均勻的顆粒可以讓更多的配體緊密附著。通過調整這些粒子的形狀,能夠控制它們如何與周圍環境相互作用,并使它們在各種應用中更有效。 從更亮的LED燈和屏幕,到更高效的太陽能電池板和更精密的醫學成像設備,控制顆粒形狀的能力可能顯著提高產品的效率和性能。” 這一發現可以提高光電子器件的性能,光電子器件可以產生光,也可以利用光來完成它們的其他功能。光電子學在許多現代技術中都很重要,包括電信、醫療設備和能源生產。有效操縱光和電的能力對于更快、更高效、更緊湊的電子系統的發展至關重要。 這一發現可能會推動其他設備的發展,包括感應光并將其轉換為電信號的光電探測器,例如在相機和傳感器中,以及用于光纖通信的激光二極管,它將電信號轉換為光以進行數據傳輸。 該研究將發表于《美國化學學會雜志》(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每日科學》網站(www.sciencedaily.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