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國外媒體上周六撰文,列舉了日本高科技行業面臨的五大挑戰,競爭力下滑和產業空心化均榜上有名。 以下為文章全文: 日本電子領域此刻哀鴻遍野。2月末,全球第三大PC存儲芯片廠商爾必達提交破產保護申請,這家負債56億美元的公司創下日本制造業有史以來最高的破產記錄。奧林巴斯(微博)也深受財務丑聞困擾。今年5月,索尼公布的最新年報有可能虧損11億美元。 然而,厄運尚未就此結束。《東方經濟報告》(The Oriental Economist Report)主編理查德·卡茨(Richard Katz)在最近的研究報告中指出了近期的眾多疲軟數據,并通過一系列統計信息來說明,這個曾經風光無限的行業,如今已經深陷困境。以下就是卡茨列出的五大挑戰: 1、競爭力 在經合組織(OECD)的高收入國家中,日本的全球出口份額已經從1984年的12%,降至2010年的7.6%。根據最新數據,美國2010年的比例為16.9%,德國為14%。韓國也達到5%,而且仍在穩步增長,并逐步接近日本。 2、出口 卡茨指出,2000年,日本電子產品出口占該國出口總額的26%,2011年降至14%。電子產品已經不再是日本貿易的重要來源。該國電子行業貿易順差從2000年的6.9萬億日元(約合836億美元),下降到2011年的1.2萬億日元,降幅為82%。 3、半導體 1990年,日本在全球芯片行業的主導地位不可撼動。卡茨指出,在當年的全球半導體企業20強中,日本銷售額占比達到55%。而截至2010年,由英特爾(微博)領導的美國芯片公司則占到51%,日本份額幾乎減半,僅為24%。韓國則增至19%。三星(微博)在全球半導體企業20強中的排名升至第二,僅次于英特爾。 4、大幅虧損 根據日本最大的手機、電視和芯片廠商的預測,他們今年的虧損將達到170億美元左右。據報道,這相當于三星全年研發投入的四分之三,該公司希望借此加強市場領導地位。卡茨指出,日本高科技行業的總產值自2000年以來已經減半。 5、產業空心化 卡茨寫道:“日本約有三分之一的電子產品都在海外工廠生產。”這一比例大約是其他日本制造領域的兩倍。 我們不能寄希望于日本高科技跨國公司實現自我救贖。該國有很多技術人才,不過,這個行業的衰落速度之快、幅度之大,的確難以預料。(鼎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