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發布了最新數據,顯示2024年上半年中國大陸在芯片制造設備上的支出達到了驚人的25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779.40億元),這一數字不僅遠超韓國、中國臺灣和美國三地的總和,更在全球經濟放緩的背景下,成為唯一一個芯片制造設備支出同比繼續增加的地區。 據SEMI市場情報高級總監Clark Tseng介紹,這一強勁的增長勢頭在7月份得到了持續,預計全年支出將達到500億美元,有望再次刷新年度支出紀錄。他指出,至少有10多家二線芯片制造商也在積極購買新工具,這一趨勢極大地推動了中國大陸的整體支出。 中國大陸已成為全球頂級芯片設備供應商的最大營收來源。美國應用材料公司、泛林集團和科磊等公司的財報顯示,中國大陸市場貢獻了它們各自高達44%的營收。此外,日本東京電子和荷蘭ASML等全球知名芯片設備供應商也對中國大陸市場寄予厚望,其中東京電子6月份當季49.9%的收入來自中國大陸,荷蘭ASML則有49%的收入來自中國。 在全球經濟放緩的大背景下,中國大陸芯片制造設備支出的持續增長顯得尤為突出。SEMI進一步預測,隨著半導體生產本土化的趨勢加速,到2027年,東南亞、美國、歐洲和日本的年度支出也將迎來顯著增長。然而,在當前階段,中國大陸無疑是全球芯片制造設備市場的領頭羊。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中國大陸芯片制造設備支出的快速增長,得益于國家對半導體產業的持續支持和投入,以及國內芯片制造企業不斷提升的技術實力和市場競爭力。未來,隨著更多新芯片工廠的建設和投產,中國大陸在芯片制造設備領域的支出有望進一步增加,為全球半導體產業的發展注入更多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