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快科技 據國外媒體報道稱,當地時間7月4日,歐盟委員會在對中國電動汽車(BEV)進行為期九個月的反補貼調查后,決定對來自中國的電動汽車進口征收臨時反補貼稅。 按照規定,此次征收的臨時反補貼稅將適用于部分中國汽車生產商,分別為比亞迪17.4%,吉利19.9%,上汽37.6%。 其他合作但未被抽樣的中國生產商將被征收20.8%的加權平均關稅,未合作的電動汽車制造商稅率為37.6%。 對比6月歐盟委員會披露的對抽樣三家企業——比亞迪、吉利汽車和上汽集團,將分別加征17.4%、20%和38.1%的反補貼稅來看,此次征收關稅率有所下調。 據悉,這一臨時關稅將于2024年7月5日生效,最長持續四個月,期間歐盟成員國將投票決定是否將其轉為為期五年的正式關稅。 這樣的決定引來了不少人國家和車企的反對,比如寶馬、大眾等車企CEO都直呼,這么做不僅不能提升歐洲汽車制造商的競爭力,反而可能會損害那些在全球范圍內積極開展業務的企業。 此外,德國汽車工業協會方面更是表示,上述做法太愚蠢,不符合歐盟的長遠利益,也將阻礙歐洲電動汽車市場的發展和氣候目標的實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