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全球半導體觀察 7月2日,為加強人工智能標準化工作系統謀劃,工信部、中央網信辦、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標準委等四部門編制印發《國家人工智能產業綜合標準化體系建設指南(2024版)》(簡稱《指南》)。 《指南》指出,到2026年,標準與產業科技創新的聯動水平持續提升,新制定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50項以上,引領人工智能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標準體系加快形成。開展標準宣貫和實施推廣的企業超過1000家,標準服務企業創新發展的成效更加凸顯。參與制定國際標準20項以上,促進人工智能產業全球化發展。 近年來,我國人工智能產業在技術創新、產品創造和行業應用等方面實現快速發展,形成龐大市場規模。目前,我國人工智能企業數量已經超過4000家。據央視新聞此前報道,有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達5784億元,增速13.9%。 與此同時,伴隨以大模型為代表的新技術加速迭代,人工智能產業呈現出創新技術群體突破、行業應用融合發展、國際合作深度協同等新特點,亟需完善人工智能產業標準體系。 《指南》介紹,人工智能標準體系結構包括基礎共性、基礎支撐、關鍵技術、智能產品與服務、賦能新型工業化、行業應用、安全/治理等7個部分,人工智能標準體系框架主要由基礎共性、基礎支撐、關鍵技術、智能產品與服務、賦能新型工業化、行業應用、安全/治理等7個部分組成。 當前,人工智能已成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驅動力量和戰略性技術。為搶占先機,緊抓市場機遇,不少地方政府已出臺了相關政策促進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并將人工智能產業列為未來重點產業。 如成都在《成都市人工智能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4年-2026年)》中提到,到2026年,人工智能產業核心產業規模達到1700億元;廣東在《關于人工智能賦能千行百業若干措施的通知》中指出,到2027年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超4400億... 工信部總工程師趙志國7月2日在2024全球數字經濟大會上表示,下一步,將加強前沿技術研發和應用推廣,開辟人工智能、人形機器人、6G等新賽道,打造標志性產品,構筑未來發展新優勢;實施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專項行動,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在制造業全行業全鏈條普及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