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用工荒”又成為令各地勞動密集型企業發愁的問題。而在前不久,富士康對外宣布了要用3年時間使用100萬機器人的計劃,一方面是為了謀求突破用工荒的困局,另一方面是面對用工成本不斷上漲不得已而為之。 事實上,就在謀求發展方式轉型的上海制造業內部,已經有不少企業在使用工業機器人。記者調查了相關企業后發現,使用機器人后,勞動密集型企業的生產效率大幅提升,它一定程度上助推產業轉型。 嘗到甜頭“機器人大軍”將增至180臺 上海日立電器是世界上最大的壓縮機生產商之一。1993年起,它的車間里就嘗試使用了機器臂。如今,工廠里已有34臺機器人。“十二五”期間,他們還有著更大規模的機器人使用計劃到2015年,“機器人大軍”要增加到180臺。 機器人站上生產線,能把勞動者從簡單繁重的崗位上解放出來,創造更大的價值。而促使工業機器人數量激增的,還有背后的一筆成本賬。據悉,目前機器人的采購價正以每年約5%的幅度下降。另一方面,考慮到“綜保”并入“城保”及每年上漲的最低工資標準,人工成本又在以每年14至16%的速度上升。隨著這組“剪刀差”的不斷擴大,使用一臺機器人的成本可能已低于使用一名工人。 “工人”變化:5年內機器人數量增5倍 流水線是一根直線這是我們對工廠車間的固有印象。但在上海日立電器有限公司的工廠里,卻有了顛覆性的變化。 在氣缸缸蓋生產線上,一個個缸蓋不斷被拿起,搬下。但它們的行徑路線卻是一個“圓圈”。更有趣的是,這里總共三個“圓圈”都被鐵絲包圍著,里面的中心位置上則各站著一臺與人一般高的機器人。它們不知道疲倦,每個搬運動作都快速、有力、準確。 據悉,這是工業機器人常見的工作模式之一。在國際上,一臺機器人占據的一個“圓圈”,被稱作是工作。 “80后”曹偉強現在是氣缸缸蓋1UTE班長。“很恐懼……”他說,這是2007年第一臺機器人站上生產線時大家的反應,“它這么大,看上去很高級、復雜。”他不知道應該怎么“馴服”機器人,也不知道“它”會帶來哪些改變。 2個月后,這種對未知的恐懼感基本消失了。“它雖然力氣大、干活兒猛,但什么都按程序辦事。只要按流程下指示,它就聽你的了。”小曹笑著說。 在生產線上“上崗”的機器人并不少。目前,日立電器的機器人已有34臺。今年,總數將達到78臺。到2015年,該數字還可達到180臺。 成本壓力:人與機器人間出現“剪刀差” 成本是驅動企業使用機器人的重要原因。“人力成本與機器人成本之間,正出現一個越來越大的剪刀差。”上海日立電器分管生產的副總經理李海濱說。 上海海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黎介紹,上海日立電器現有員工五六千人左右,其中勞務工有四千多人。年輕的打工者群體中發生的變化,的確讓企業越來越難招工。“我們盡管尚未遇到用工荒,但維持現狀也不易。”他說,目前車間里一個新人月收入兩千元左右,但工作辛苦,愿意做的人越來越少。“要幫助工人們在上海生存、體面工作,只有想辦法提供更具有技能要求的崗位,實現更大的勞動價值。” 從企業角度計算,考慮到“綜保”并入“城保”及每年上漲的最低工資標準,一線員工的人工成本正在以每年14—16%的速度上升。此外,國家“十二五”規劃提出,今后五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要年均實際增長超過7%,如按現有人員計算,至2015年,公司一線人工成本將比2010年上升40%。 但另一方面,隨著國內需求的增大,機器人的采購價正以每年約5%的幅度下降。據記者了解,幾年前機器人一臺售價就要七八十萬元,現在則降到了20多萬元。而且一臺機器人的使用年限在10年左右,折舊一年2萬元。如果算上機器人經過調試后還能轉崗,使用一臺機器人的成本可能已低于使用一名工人。這對于勞動密集型企業而言很有吸引力。 同時,如果到2015年機器人數字達到180臺后,就有望實現核心員工收入的增加,防止高技能員工流失。據測算,在機器人大規模應用、核心員工提升技能后,后者每月工資可比5年前增長33%。 勞動生產率:1個機器人勝過3個工人 李海濱回憶,2007年決定引進機器人時,曾有不少爭議,但實際反響很好。“原先我們是典型的勞動密集型制造業。機器人進駐后,工人們可在技能要求更高的崗位上工作,加強了企業創新能力。由此,企業也在向先進制造業轉變,生產具有更高新技術含量的產品。” 曹偉強對此感觸很深。原來,在氣缸缸蓋生產線上,一個缸蓋通常有三四斤重。為完成作業,每次搬運缸蓋都只能靠人完成。隨著業務量的遞增,這樣簡單又枯燥的動作,一個工人一天要重復成百上千次。但有了機器人之后,光搬運的動作,它一天就能準確無誤地完成3000次左右,而且一臺就能整合四道工序,三臺就能組成生產線、直接生產成品。由此,這條生產線上的人工從最早的4人縮減至了2人。 李海濱指出,通過實踐,機器人最適合的崗位是那些需要重復多次的簡單作業崗位、勞動強度大的崗位,以及作業環境較差的崗位。比如搬運壓縮機。壓縮機每臺重量都在10—15公斤上下。人工平均9秒搬運一臺,機器人則是7.5秒到8秒一臺。“生產效率就是從這看似不起眼的一秒鐘里提高的。”他說。 平均來看,一臺機器人的生產能力至少相當于三個人。以H4殼體生產線為例,改造前,每班10人,班產能2949臺,人均產能295臺,人均操作設備1.2臺;改造后,每班只有3人,但班產能擴大到3392臺,人均產能1131臺,人均操作設備7.7臺。 國內制造業頂尖企業幾乎都有機器人 “有人說我們很像馴獸師。可我們更希望自己是國內工廠機器人化的推動者。”上海發那科機器人有限公司總經理錢暉說。去年,這家企業生產的機器人在國內市場占有率第一。 工廠里見不到工人,完全由機器人來制造機器人在機器人制造巨頭發那科的日本工廠里,這已經成為現實。雖然自動化程度遠不及此,中國國內制造業對機器人的需求量在快速增長。“國內制造業每個行業中,都有頂尖企業在使用機器人。”錢暉說,制造業被看做是“微笑曲線”中價值最低的一環,但有了機器人的加盟,企業的轉型速度就將提速。 快消物流業都有客戶 上海發那科可謂國內機器人市場中的“元老”。“公司1998年正式投入運營,第一個產品是一臺運用于玻璃生產的機器人。”錢暉回憶,那個崗位工作環境惡劣,并不適宜工人工作,但機器人完全可以勝任。它還大幅提高了良品率,客戶的良品率從原來的30%一下子就升到了90%。可由于制造業使用機器人在當時還是件“新鮮事”,這臺機器人也成為企業那年接到的唯一訂單。 隨著國內制造業的壯大、轉型,國內機器人制造商已有十余家之多。發那科的訂單數也在超乎想象地遞增。在2010年銷售額同比增長100%的基礎上,2011年公司的銷售額再一次同比增長100%以上。僅2011年,發那科機器人在中國市場出貨量超3400臺,而此前的幾年里,生產規模也一 直在以70%至80%的增速壯大。錢暉介紹,機器人應用于制造業,最早始于汽車工業的生產需求。美國60%的工業機器人用于汽車生產;全世界用于汽車工業的工業機器人也已經達到總用量的37%,用于汽車零部件的工業機器人約占24%。因為工業機器人重復定位精度高、可靠性高,能夠大幅提高生產效率和質量。 目前的國內市場需求方面,汽車行業依然占據半壁江山,但勇于嘗試者越來越多。如今,每個制造業細分行業,至少有一家頂尖企業在使用機器人。不僅如此,連快速消費品、物流行業也開始出現客戶。“醬油、可樂、啤酒企業的包裝、運輸崗位上,機器人都在大顯身手。”他笑著說。 機器人也有“情感” 不會說話、沒有情緒,似乎是工業機器人的代名詞。可如今的高科技已讓它們越來越人性化,它們有了“視覺”,也有了“情感”。 發那科擁有的機器人數量已達到了240種。在這么多的產品中,錢暉最欣賞的是一款“拳頭機器人”。和平常那些高高大大的機器人不同,它是迷你型的,被譽為機器人世界中的“女孩子”。更特別的是,它的靈活程度不亞于人類的拳頭,是全球速度最快的工業機器人。 據悉,多數機器人“手臂”的各個關節是串聯結構,工作范圍大,在以它為中心的360度工作島內發揮效率。而拳頭機器人則是并聯結構,在工作中不僅可以隨意地變換物品的角度,更適用于整列、裝配等多種作業,就好像一位穩穩坐在位子上的“女工”。 技術的創新,還賦予了這款最新的機器人以“人”的特質。它有“視覺”,因為配套了一套視覺系統后,它可對放在傳送帶隨意擺放的工件進行快速識別,并使用視覺跟蹤系統進行引導,靈活抓取并擺放不同角度的工件。 它還有“觸覺”。在工作中若碰到人體或其他障礙物,系統就會自動停止命令,減少安全隱患。“人們常說機器人沒有情感,其實電流就是它們的”情感“。”錢暉解釋說,機器人在工作中的各種行為都能在電流的大小上反映出來,利用這,就能準確計算出它的“情感”,并制造出它的“觸覺”。 除了這些尖端技術,機器人一般按照應用進行類別劃分。數量最多的是焊接機器人、噴涂機器人和搬運機器人。裝配、碼垛、切割、加機器人等等,也在工業中很常見。 見證制造業轉型 “從目前來看,國內不可能快速實現工廠完全機器人化。”錢暉認為,雖然起步較晚,國內在工業自動化領域仍有不小的優勢。而這又將對制造業的轉型升級產生幫助。 他說,智能機器人作為一個新興快速發展的產業,已成為我國“十二五”發展規劃的扶植重點,也是上海推進高新技術產業化的戰略重點。在工業機器人領域,中國也是全球增長最快的國家。以2010年為例,上海發那科的客戶有50%分布在各合資企業,還有50%來自本土企業。而2009年同期,60%的客戶分布在合資企業,40%分布在本土企業。“由此可見,本土企業對機器人的使用呈絕對增長趨勢。” 其中,以上海為主的華東,以及華南地區,曾有一大批勞動密集型企業。隨著他們的轉型調整,這里也成為國內自動化水平最高的地區。考慮到勞動力成本相對較低,西部地區使用機器人的比例就相對較低。 來源:東方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