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集微網 近日美國商務部更新半導體出口管制新規,包括加入對EUV掩膜、刻蝕機等制造環節設備的管控,新增對中國澳門地區及D:5組地區采取“推定拒絕”的政策,以及重新澄清AI芯片許可證及其例外情況的適用范圍等,預計新規于美國當地時間4月4日生效,對新規的評議截止日期為4月29日。 ![]() 據浙商電子等研報顯示,美國BIS更新的對華出口管制新規的核心變化包括: 第一,新增管制EUV掩膜基板。尤其是為EUV光刻設計的掩膜基板被正式納入了相關的出口控制類別,并且需要遵守相應的出口許可要求。 第二,更新特定地區出口政策。對于中國澳門或國家組D:5目的地的出口、再出口或國內轉移,需要獲得出口許可證,其中包括最終用途和最終用戶的審查,并采取“假定拒絕”政策。 第三,明確部分技術關鍵參數。對于集成電路的“總處理性能”(TPP)和“性能密度(PD)”定義及計算方法進行進一步明確。其中,TPP是基于MacTOPS(百萬次乘積累加操作每秒)的理論峰值計算,性能密度是TPP除以適用的芯片面積。 第四,補充整機產品的限制。計算機、電子組件和組件若包含特定性能參數的集成電路,比如總處理性能或性能密度超出范疇,則需要接受出口管制。 第五,增加逐案審查政策。對包括AI在內的高性能芯片和相關制造技術的出口,采取“逐案審查”政策,并將考慮技術級別、客戶身份、合規計劃和合同的規范性等多種因素。 其中,新規對高性能AI芯片的界定是關鍵重點。 中泰電子的研報顯示,美國商務部對高性能芯片的定義(3A090)標準,仍是基于2023年10月的更新,即:(1)TPP(注:總處理性能)≥4800;(2)TPP≥1600且PD(注:性能密度)≥5.92;(3)2400≤TPP<4800且1.6≤PD<5.92;(4)TPP≥1600且3.2≤PD小于5.92。 同時,其多項重要更新還包括:添加3A001.z段落,新增對MMIC放大器和離散微波晶體管的控制,特定用于民用電信應用的設備除外;對于半導體設備(3B001)的修訂,對分子束外延生長設備、化學氣相沉積(CVD)設備、原子層沉積(ALD)設備等增加了新的控制措施;澄清某些條款,以確保出口、再出口或國內轉移物品符合特定許可例外的條件等。 另外,新規還提及關于先進計算設備、超級計算機和半導體最終用途的額外出口控制,即對向中國出口芯片的限制也適用于包含相關芯片的筆記本電腦等。 此前中國商務部發言人對“美國修訂半導體出口管制措施”回應稱,中方注意到,美方修訂了半導體出口管制措施,這距離美上次出臺措施僅半年不到。包括美國企業在內的各國企業都希望有一個穩定、可預期的經營環境。美方泛化國家安全概念,肆意修改規則,加嚴管制措施,不僅給中美兩國企業開展正常經貿合作設置了更多的障礙,施加了更重的合規負擔,還給全球半導體產業造成了巨大的不確定性。這嚴重影響中外企業開展互利合作,損害其正當合法權益。中方對此堅決反對。 中國商務部發言人表示,半導體產業高度全球化,經過數十年發展,已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產業格局,這是市場規律和企業選擇共同作用的結果。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半導體市場。中方愿與各方一道,加強互利合作,促進全球半導體產業鏈供應鏈的安全與穩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