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全球半導體觀察整理 集成電路政策利好等因素刺激下,國內高校紛紛設立集成電路學院。 媒體報道,12月18日南京信息工程大學集成電路學院正式揭牌。南京信息工程大學還與南京市浦口區以及企業、院所簽訂合作協議,集成電路學院將依托省級技術轉移中心開展成果轉化,助力解決“卡脖子”技術難題。 據悉,南京信息工程大學于今年10月正式成立集成電路學院。該學院目前設有微電子科學與工程本科專業,集成電路設計與系統二級學科博士點、電子信息—集成電路工程專業學位授權點,形成了涵蓋本、碩、博的完整人才培養體系。專業開設“中電飛騰”產業班,依托物聯網智能終端省級重點產業學院,實現校企雙導師制度,以合作項目為載體、比賽為抓手,深化產教融合與協同育人,培養集成電路拔尖創新人才。 除了南京信息工程大學之外,近段時間還有多家集成電路學院成立。 11月,南通大學微電子學院(集成電路學院)掛牌儀式在南通大學舉行。據悉,南通大學微電子學院(集成電路學院)成立后,將依托南通大學相關專業及省重點實驗室,圍繞集成電路材料、裝備、工藝與設計等方向,在人才培養、學科建設、產教融合、校企共建共享等方面開展合作,促進課程內容與技術發展銜接、人才培養與產業需求融合, 推進高校與企業、行業、產業等協同育人、協同創新,全力推進南通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和先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廣東也迎來了三家半導體特色學院。11月15日,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集成電路學院、中山大學柔性電子學院、深圳理工大學(籌)算力微電子學院同時揭牌,三大高校同時布局半導體領域。 據了解,中山大學柔性電子學院將打造柔性電子領域戰略科技力量,構建前沿技術創新研發高地和創新拔尖人才培養基地,為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貢獻力量、 深圳理工大學(籌)依托中國科學院深厚的科教資源、一流的師資隊伍和工業級的教學平臺建設算力微電子學院,致力于培養一流集成電路芯片設計人才,成為高性能芯片工程師的搖籃。值得注意的是,深圳理工大學(籌)算力微電子學院,是國內首個以“算力微電子”命名的學院,由曾經的龍芯CPU、海光CPU創始人之一唐志敏擔任創始院長。 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集成電路學院擁有集成電路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聚焦深圳“20+8”產業集群發展急需,與集成電路龍頭企業、一流科研機構深度合作,成為支撐深圳集成電路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高端人才橋頭堡和科技創新強引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