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先生成員--黃剛 正常來說一塊PCB板就只會有一種表面處理,高速先生偏不走尋常路,硬是把多種表面處理做到同一塊PCB板上面去! 只是為了好玩嗎?當然這也是高速先生其中的一個想法,就是想試試板廠能不能通過一些特殊工藝實現出來! 但是絕對不止這個想法,高速先生做出來是為了研究走線在不同表面處理下的高頻性能。在同一塊板上,保證了板材和走線長度一致,在這個前提下,就能夠很好的得到由不同表面處理工藝得到的走線高頻損耗的差異。 趕緊去看看結果,看看和大家心中的損耗排名是不是……差得很遠哈! 表面處理分類 為什么要做表面處理?PCB表面處理最基本的目的是保證良好的可焊性或電性能。因為銅在空氣中容易氧化,不可能長期保持它本身的性質,因此需要對銅進行其他處理方式來避免氧化,同時維持可焊接性。 我們看到PCB板焊盤上不同的顏色,其實就是不同表面處理工藝的呈現,主要有以下的分類。 沉銀板 沉銀是將銀沉積到PCB焊盤表面的一種工藝。這種方法通過在焊盤表面用銀( Ag )置換銅( Cu ),從而在其上沉積一層銀鍍層。 優點與缺點并存,優點是可焊性、平整度高,缺點是存儲要求高,易氧化。 沉金板 沉金是在銅面上包裹一層厚厚的、電性良好的鎳金合金,是常見的表面處理工藝。 好處主要包括表面平整和保質期長。 缺點是成本較高,焊接強度一般。 綠油板 綠油是指涂覆在PCB銅箔上面的油墨,也叫液態光致阻焊劑,是一種丙烯酸低聚物?梢哉f是一種最最常見表面處理工藝了! 優點包括穩定性高,成本低,應用廣泛! 沉錫板 和沉銀工藝類似,是一種通過化學置換反應沉積的金屬面,直接施加在電路板的基礎金屬(銅)上。 優點是平整度高,適合細間距器件,缺點也是保質期短 OSP板 OSP就是在潔凈的裸銅表面上,以化學的方法長出一層有機膜。使用的是一種水性有機化合物,選擇性地與銅結合,并在焊接前提供一層有機金屬層來保護銅。 優點是工藝簡單、可返工,缺點是不適合PTH孔,保質期短。 不同表面處理的損耗 測試去嵌后得到同樣長度下不同表面處理的走線損耗結果,驚不驚喜意不意外,沒想到它們的差別居然有那么大是吧,另外它們損耗的好壞排列大家都猜到了嗎? 本期提問 有哪種表面處理的損耗排名你們覺得很意外的呢,談談你們的想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