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年末,編輯對一年來新能源汽車產業發生的重大事件事件進行了梳理分析,評選出本年度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十大新聞事件。其中涵蓋了產業、政策、產品等各方各面,包括影響深遠的日本地震、比亞迪“舵手”離職引發的震蕩、“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的“糾結史”,以及幾款重量級車型的上市。下面就讓我們一同來回顧2011年的“十大新聞事件”: 1、地震重創日本汽車業 日系新能源汽車計劃普遍推遲 “地震”不只是一場自然災害,它也成為了全球汽車產業的一場災難。尤其正當日系車企紛紛摩拳擦掌,或準備實行復興大業、或準備在新興市場大展拳腳的關頭,一場不可控的天災無異于當頭棒喝。 災難的發生也充分證明了一點——地球是圓的,任何一個局部的震動都會引發全球效應。日本地震的余波引發了全球供應鏈的動蕩,導致世界上許多工廠被迫停產。市場調研報告顯示,到3月末,全球汽車減產60萬輛。而在地震兩個月后,全球汽車產量下降了30%左右。 同時,地震不僅導致了地殼板塊的移動和重新排列,也帶來了2011年世界汽車產業的重組,歷經十幾年的產業排名徹底改變,汽車巨頭豐田不得不將全球銷量第一的寶座拱手相讓予通用。 當然,從事物的兩面性上來看,電動汽車也向人們展示了自己在抗震救災、緊急供電等方面的獨特作用。震后,包括日產在內的許多廠商加緊了電動汽車輸出電流、為其它電器提供電源的技術研發。 2、夏治冰離職引發“強震” 比亞迪遭遇“裁員門” 以車界“黑馬”姿態出現,并因新能源汽車概念而被“股神”青睞的比亞迪汽車,在大多數時候,它都無法低調存在,這個行業新軍的一舉一動,都在牽扯著人們的眼球。 在連續幾年的高速增長后,比亞迪在去年銷量急劇下滑并陷入渠道風波,而在今年汽車市場走低的情況下,比亞迪更是持續低迷,由此引發公司的內部調整與管理動蕩。 8月初原比亞迪汽車銷售公司總經理夏治冰宣布突然離職,到8月29日被披露出“比亞迪大裁員”,比亞迪一時陷入輿論的猜測與質疑中。“比亞迪的確犯了一些錯誤。”由于此事,比亞迪總裁王傳福也一改往日的低調,公開對媒體承認目前比亞迪正在“反思,調整,再反思,再調整”。 3、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規劃年終“習慣性”難產? 去年,工信部牽頭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1-2010)》草案公布,業界認為于去年年底正式獲批。而直到如今,這份規劃草案仍在修改報批階段。 11月初,經過修改后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再次上報國務院,不過仍未獲得通過。這份汽車業界今后發展方向的大法,將影響中國汽車產業調整和布局。草案制訂過程中,引起多方利益相關方的爭奪。 自從2010年6月曝光以來,我們已經聽到了無數次關于《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規劃》(下簡稱“規劃”)“即將出臺”、“最早某月出臺”、“肯定出爐”、“出臺無望”、“再被退回”……的消息,因此到了2011年的最后一個月,當我們獲悉“規劃”已于11月初再次被國務院退回時,已被鍛煉地十分的淡定和無奈。 4、日產電動車“曲線入華” “啟辰計劃”全面啟動 由于進口車得不到國家和地方撥發的最高12萬元新能源汽車補貼,日產遲遲未能將聆風電動車引進國內。于是,日產改變策略,宣布將聆風電動車技術融入到啟辰上,通過自主合資品牌的方式進軍中國市場。 11月21日,東風日產副總經理任勇在廣州車展上正式發布了東風日產雙品牌戰略,宣布東風日產正式進入了NISSAN和啟辰雙品牌運營的新階段。首款量產車型被定名為“啟辰D50”,其電動汽車版本何時出爐并未公布,但肯定不會太久。按照東風有限的中期計劃,2015年之前啟辰品牌將投放5款車型,其中包括純電動車,屆時將達到年產銷30萬輛的規模。 5、雪佛蘭沃藍達電動車國內銷售 首位中國車主誕生 在年末最后一次汽車盛會——第九屆廣州國際車展上,雪佛蘭Volt沃藍達增程型電動車正式以全進口形式引入中國,售價49.8萬元。即日起,全國8個城市13家雪佛蘭經銷商取得首批授權,為當地熱衷綠色出行實踐的先鋒消費者提供Volt沃藍達預定、銷售和售后1對1專屬服務。至此,中國成為繼美國本土之后,全球最早導入這款搭載革命性電力驅動創新技術車型的市場之一。11月23日一位觀眾搶先交納了10萬元的定金,成為了第一位擁有沃藍達電動車的中國人。 上海通用選擇現在引入Volt沃藍達,除了引領行業先機外,還有試水中國新能源車市場的味道,同時也肩負著為明年實現國產化投放的賽歐電動汽車“開路”的使命。在通用等汽車廠商的頻頻動作下,新能源車之爭已經悄然揭幕,且將在明年正式展開。 6、比亞迪e6先行者正式面向個人用戶銷售 10月26日,預熱了兩年多的比亞迪e6先行者電動車終于正式發售,36.98萬元的高價引起了行業內以及網絡上的較大爭議。目前深圳、杭州的A1/A2/A3網均已啟動e6先行者的銷售業務,比亞迪4S店而且已開辟出專區,有專人負責產品講解及銷售服務。 比亞迪方面表示,在為e6先行者定價時參考了國外品牌,因為不久前在香港上市的日產聆風電動汽車的售價即為45萬港幣(約合37.4萬元人民幣)。作為一款以國際市場為目標的電動車,比亞迪為還處于小規模量產的e6先行者定出這樣一個具有試探性的價格,還是可以理解的。 7、北京購電動汽車“不搖號”政策終于只差一層紙 在9月6日舉行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試點城市論壇”上,北京市科委張繼紅副主任表示,:“北京市正在制定《“十二五”時期新能源汽車產業專項規劃》(年內發布)、《關于加強自主創新推進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以及備受關注的《私人購買新能源車實施細則》,其中個人消費者購買電動汽車除了享受新能源汽車補貼外,還包括購買新能源汽車不搖號的政策。” 根據即將出臺的北京汽車行業“十二五”規劃,在京購買和行駛電動汽車將不被納入限購范圍,也就是說,購買電動汽車無須參加搖號,可以直接上牌。不過,純電動車只是號牌不必參加搖號,但還是要按牌照尾數號碼,遵守每周一次的限行規定。除此之外,每輛車最高可獲補貼12萬元。 盡管“折騰”了一年仍未落實,但“不搖號、不限行”的措施已得到國家有關部門的認可。11月初,財政部、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發改委聯合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做好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試點工作的通知》,要求試點城市在落實好中央試點政策的同時,研究制定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鼓勵政策,落實免除車牌拍賣、搖號、限行等限制措施。 8、“4.11”杭州眾泰電動出租車自燃事件 4月11日下午2點50分,杭州武林路,一輛電動出租車突然當街“發火”,從發現冒煙,到躥出火苗,前后大約8分鐘,整輛車就被燒得只剩下一個黑乎乎的空殼。 2011年6月8日,備受關注的眾泰電動出租車“4•11”自燃事件,在經過57天的漫長等待后,杭州市政府終于公布了最終調查結果。但根據浙江省質量技術監督檢測研究院對于事故調查給出的結論,確定了電池單體電解液泄漏是引起火災的主要原因。這一說法與事故鑒定報告上“本次事故發生不能認定電池單體設計、制造方面存在質量問題”的說法存在明顯矛盾。其實,要想真正弄清事故原因并非難事,而難的是將真相公布于眾。 田永秋認為,作為新生事物,電動汽車出現問題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解決問題的態度和遮蓋真相。任何一個先進的技術都存在著問題,都是在發現問題之后不斷完善,才能真正成為技術標桿。而我們電動汽車的做法是,發現問題第一時間遮掩,不公布真相。這樣的氣度怎么可能有引領世界的技術? 9、3000元補貼難拿?節能汽車與新能源汽車劍拔弩張 今年5月,財政部、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工信部此前聯合印發《關于調整節能汽車推廣補貼政策的通知》。根據新規定,納入補貼范圍的節能汽車門檻提高,百公里平均油耗從6.9升降低至6.3升;推廣標準不變,即對消費者購買節能汽車繼續給予一次性3000元定額補貼,由生產企業在銷售時兌付給購買者。這一補貼新規于今年10月1日起正式實行。 自2010年6月啟動節能汽車補貼一年多來,節能汽車市場占有率大幅提升,新政策或將促進汽車領域的節能減排,但毫無疑問將淘汰一部分節能汽車,新標準一旦執行,將改變1.6升及以下節能汽車的競爭格局,八至九成左右的品牌無法達標。 而由于能夠享受到節能補貼的車型大多集中在小排量及自主品牌,因此這一政策在淘汰掉一部分享受節能補貼車型的同時,也將對我國的自主品牌車型銷售產生一定影響。但從長期來看,由于新政平均油耗標準的提高,在一定層面上引導企業加大技術研發,促進自主品牌企業技術升級。 10、關注校車安全 新能源汽車蓄勢待發 11月16日甘肅省發生的幼兒園校車重大交通事故,造成20死44傷,而近年來類似因校車引發的交通事故已多次發生,如何讓校車成為孩子們的出行保駕護航,而不再是扼殺年幼生命的武器,成為了全社會關注的焦點。擦干眼淚過后,我們看到了行動:12月11日國務院法制辦公布《校車安全條例(征求意見稿)》,面向社會各界征求意見。《征求意見稿》對校車享有的優先權作了規定,校車將享受在公交專用車道以及其他禁止社會車輛通行但允許公交車輛通行的路段行駛等三大優先權,讓校車將真正地成為“特權車”,為孩子們保駕護航。 但是就在同時,慘劇還在上演,12月12日下午6時,江蘇徐州市豐縣一載有超過40人的校車在從該縣首羨鎮中心小學駛經首羨鎮西兩公里的張后屯村時,發生側翻掉入一小河中。截至13日凌晨2時許,有3名學生搶救無效死亡,事故遇難學生數已上升至15人……汽車行業也不能再坐視下去。 業界普遍認為,電動汽車在校車領域將大有可為,比進入公交系統要適合得多,公交車一天要跑2、3百公里,要做公交車電池要做得很大,成本會很貴,每天運營實際上對一個新的車還是比較麻煩的,是一個高度滿負荷運營的狀態,比如說校車只是早上和晚上,里程數很短,目前宇通、五洲龍、中大等客車廠商已經加緊了新能源校車的研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