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MEMS產業協會(MIG)于2011年11月2日~3日在加利福尼亞州Monterey召開了MEMS經理人年度大會。與會專業人士認為,未來幾年,智能手機和汽車電子將是MEMS應用的兩大主要市場。手機和平板電腦中的運動傳感器(加速度計、陀螺儀、壓力+羅盤)更將成為熱門技術中的大熱門。 宏觀經濟環境 任何一個產業的發展都離不開全球總體經濟環境的影響,MEMS產業同樣如此。半導體市場研究機構Semico Research的技術主管Tony Massimini認為,目前全球宏觀經濟表現疲軟。主要原因包括:1.人們普遍擔心政治和經濟方面的不穩定性,因此不太敢花錢消費。2.從銷售方面看,汽車業已恢復景氣,但日本地震后,汽車業復蘇仍很緩慢。3.工業訂單增速慢。4.短期來看,還沒有積極的刺激因素可以改變目前經濟的停滯狀況。 在宏觀經濟指標方面,繼2010年全球GDP實現4.9%的增長后,預計2011年增速將跌回3.8%,2012年可能會達到4.5%。主要驅動力來自:OEM廠商會在2011年第3和第4季度消化掉此前的庫存;歐美經濟可能出現好轉。 行業市場分析 Tony Massimini表示,2011年下半年,PC市場的整體表現令人失望。桌面機和服務器的母板市場在第3、4季度連續下滑;AMD的CPU供應受壓,且Nvidia秋季發布的28nmGPU也給AMD以重壓;對PC的開學需求也比往年疲軟。另外,相比新興市場國家的強大需求,西歐PC市場仍然孱弱。 手機市場呈現出一家歡喜幾家愁的局面。智能手機市場是獨樂園,亞洲智能手機PCB供應在第3季度保持著10%以上的強勁增長,而其他手機細分市場在第3、4季度的表現則差強人意。 消費電子方面,除iPad一枝獨秀外,機頂盒、DVD播放機、數字視頻、數字相機、HDTV、MP3和電子閱讀器的PCB發貨量均低于季度平均水平。 反映全球半導體銷售情況的Semico IPI指數在2011年第3季度到2012年上半年,將走出先抑后揚的曲線,拐點可能在2012年2月出現。 Semico Research做出上述預測的前提假設是,終端產品將采用更多的存儲器、RF、MEMS、應用與基帶處理器等半導體芯片;消費者購買HDTV、機頂盒、數字相機和游戲機等產品的欲望不強;2011/2012年的市場新容量緩慢增長;資本支出減少;總體芯片平均售價下降;供應鏈收緊,累積庫存得到釋放;市場對衰退反應過度。 Semico Research認為,包括乘用車與商用車在內的汽車市場將恢復增長(見圖2),而這也是MEMS的最大應用市場。手機將向高端市場轉移,2011年,智能手機中的MEMS產品銷售額占20%,2011~2015年,年均復合增長率將達38%。智能手機將在2014年取代汽車,成為MEMS的最大應用市場。另外,包括平板電腦、筆記本、服務器等在內的整體計算市場在2011~2015年將保持連續增長 2015年全球MEMS市場營收將達到118億美元 市場研究機構iSuppli 的MEMS和傳感器行業首席分析師Jeremie Bouchaud表示,2010年,全球MEMS市場營收約為72億美元,2011年預計為79億美元,增幅約10%;2012年將增長到約88億美元,2015年這一數字將達到118億美元,2010~2015年的平均復合增長率約為10.5%。 智能手機和汽車電子——MEMS應用的兩大支柱 Semico Research研究認為,未來5年,智能手機和汽車電子將是MEMS應用的兩大主要市場,它們對總體規模的貢獻率在60%以上。2011~2015年,MEMS產品按應用領域劃分的銷售額預測如圖6所示。在此期間,MEMS產品的平均售價會持續走低,年均復合降幅將達8.2%(見圖7)。該行業的景氣度也將跟隨主流半導體產品的波動周期而變化。 Semico Research的Tony Massimini認為,MEMS行業要保持穩定增長,需要建立一個健康的生態系統,實現設計工具、仿真、驗證及封裝等的標準化,并促進其他半導體器件的發展。 iSuppli分析預測,消費電子和移動領域的MEMS市場規模將從2010年的15億美元增加到2015年的44億美元,年平均復合增長率約為22%(見圖8)。據該機構2011年7月發布的一份報告,2012年,MEMS技術將用于更多的手持設備等消費電子產品中(將圖9)。智能手機仍將起到火車頭的拉動作用;同時,平板電腦將提供新的增長機會,這也將積極推動“Full PC平板電腦”;而游戲機的前景似乎不太樂觀,2010年已達頂峰,2011~2012年將出現下滑,2014年才會走出低谷,重拾升途。 2011年的產品亮點有:TI的手持產品中的MEMS熱電堆,樓氏電子的MEMS游戲棒,還有廠商推出了RF MEMS轉換器/變容二極管。未來5年內,手機和平板電腦中的運動傳感器(加速度計、陀螺儀、壓力+羅盤)將是熱門技術中的熱門(見圖10)。但iSuppli對遙控器中的運動傳感器和MEMS音箱不太看好,甚至認為后者在2015年前都不會有像樣的市場。 汽車電子領域,MEMS全球市場規模將從2010年的19億美元增加到2015年的28.6億美元,年平均復合增長率約為8.5%(見圖11)。由于日本的拖累,2011年全球汽車銷量可能下降220萬輛,且2012年下滑趨勢仍會延續。 由于各國法律法規對汽車的要求越來越嚴,ESC、氣囊和胎壓監測(TPMS)等安全應用將成為主流,胎壓監測將從2015年起在中國成為強制法令。節能減排也將使中國成為傳感器市場增長的驅動力。另外,一體化傳感器會使價格以7-8%的速度下降。 在工業、有線通信、醫療電子、軍事與民用航空燈高附加值應用領域,MEMS全球市場規模將從2010年的15億美元增加到2015年的27億美元,年平均復合增長率約為12.3%。MEMS不僅可以減少工業與民用的能源消耗,還有助于能源開發與勘探。iSuppli認為,中國在上述各領域已成為MEMS的主要應用市場。 MEMS供應鏈的演進 市場研究與分析機構Yole認為,MEMS供應鏈結構正在孕育著新變化。MEMS器件可用于替代功能,如麥克風;也可用于新功能,如微鏡、RF MEMS調諧天線;或者組合功能,如IMU,該功能正帶來商業模式的革命。在麥克風領域,一些廠商生產晶圓,另一些廠商則專注于封裝、銷售傳感器。在MEMS代工廠和IDM之間也出現了一種中間商業模式:一些IDM專門用自己的設計生產MEMS晶圓,而一些MEMS代工廠則用自己的設計開發產品平臺。MEMS產業的另一種變化是,在一個模塊中集成多個芯片,這種情況始于從6自由度(DoF)到10自由度的慣性模塊。同時暗示了高集成度、軟件與供應鏈中的多個挑戰。 Yole具體分析了MEMS市場供應鏈的幾個重要變化: 一、2016年,消費電子領域中的慣性組合傳感器將占很大份額。在游戲、手機、平板電腦和PMP應用中,可能占近1/3的出貨量,及近50%的銷售額。 二、MEMS麥克風領域供應鏈在過去幾年已經發生了不小的變化。例如,英飛凌已轉型為麥克風芯片供應商,供給瑞聲科技(AAC Acoustics)、Hosiden、BSE、Goertek等亞洲麥克風廠商;同時,MEMSTech和歐姆龍等另一些廠商正試圖成為取代純代工廠的麥克風制造商。 三、輻射熱計、帶檢測器的照相機核心模塊正成為相機制造商的主要業務。這將進一步促進紅外檢測器的集成與應用。 Yole于2011年3月發布的數據顯示,TI、惠普、博世和ST等廠商排名2010年全球MEMS銷售前30位。這一年MEMS全球市場營收約為87億美元,出貨量為43億件,其中消費電子領域的貢獻占了46%;2016年營收將達196億美元,出貨量為158億件,營收和出貨量的年復合增長率分別為15%和24%。其中,慣性MEMS份額最大,微輻射熱計、振蕩器和微流控芯片等新型器件也有一定貢獻。 廠商戰略分析 廠商數量從高度分散向相對集中發展,表明MEMS業務正在成熟。2010年,全球銷售額在1億美元以上的廠商有21家。博世、ST、松下等大廠商變得更大,小廠商競爭形勢更加嚴峻。規模小且產品種類分散的廠商將很難與大廠商競爭,但專注于一兩種技術產品的廠商仍有一定的市場生存空間。“如只有單一產品的AKM、樓氏電子(Knowles)、TI和Inkjet等廠商,業績也很好。芯片設計、封裝、軟件等技術分工越來越專,這將成為未來的重要發展趨勢。”Yole分析師Laurent Robin指出。 目前,排名在全球前30位的大部分廠商是集成型制造公司,出現的新變化是,越來越多的大廠商開始提供代工業務;另外一些廠商考慮到成本和基礎設施因素,正在外包消費類器件或部分專門的工藝,從而成為輕晶圓廠商(Fab-light)。例如,只有樓氏電子和InvenSense屬于無晶圓廠商,惠普、飛思卡爾、ADI、利盟(Lexmark)、英飛凌、VTI等很多廠商屬于輕晶圓廠商。30名之外,也有很多無晶圓廠商或在發展,或處于成長階段,后者可能日后會成為大公司,也可能會曇花一現。 Yole的報告分析指出,未來幾年對MEMS產業非常關鍵。那些從事高附加值的汽車電子廠商仍會保留內部代工廠;進入消費電子領域的廠商很可能采用外包形式;而自己擁有代工廠的消費電子廠商為了生存,將不得不極力提高市場份額,以抵消基礎設施的巨大成本。 代工廠則需關注大批量應用的市場領域,通過開發新的器件供應商或消費者,以使生產規模保持穩定。(記者 恩平) |